歐陽戎好奇詢問之際,後門開出的一輛馬車,穿過旁邊巷子,緩緩停泊在槐葉巷宅邸門口,歐陽戎的面前。
甄淑媛抓著手帕的手,指了指馬車與馬車上一位有些面生的壯碩車伕,笑道:
“之前經常給你開車的阿徹,最近老母病故,昨夜乘船回南隴老家去了,估計要守孝幾個月。
“你平時一直在外面跑,最近又受傷不能一直騎馬,得再挑個踏實可靠的車伕。
“正好前日,南隴老家那邊幾位關心你的族老鄉賢,又在鄉里召集了一批青壯良家子,特地前來檀郎這兒,看看缺不缺人,能不能打個下手什麼的。
“妾身想著,反正都是同鄉族人,知根知底的肯定是比直接招聘來的外姓隨從可靠,而且出門在外,老鄉能照顧還是照顧下為好,反正一筆寫不出兩個歐陽,檀郎你說是吧?
“現在駕車的這位阿力兄弟,是妾身親自挑的,老實本分,在老家已經成家生子,他家以前就在咱們南隴老房子旁邊,一條街,阿力的老母和內人,妾身都認識,祖上三代都是種田的,寬厚人家,算是清清白白。
“以前你被白鹿洞書院錄取讀書,出行那天,他家還送了土雞蛋哩,一籃子一十二個……
“他小孩也年紀不小,也在讀書哩,檀郎有所不知,你現在可是南隴老家那邊,十里八鄉教育小孩子的楷模,家家戶戶只要有點能力的,都把小孩子送去私塾讀書。
“那南隴私塾,是妾身捐錢建的,之前和檀郎提過,檀郎也支援。
“記得以前檀郎求學的時候,還有每天早起趕縣裡去,現在私塾就在南隴祀堂旁邊,請了位教書先生,族內的孩子都方便了多。
“南隴的族長賢老都誇說,檀郎身體力行,讀書爭氣出息,教化了鄉里,光宗耀祖哩!”
“好好好,嬸孃記性真好,我知道了,那就他了,阿力兄弟是吧,嬸孃先回吧,外面涼。”
“什麼記性真好,人家送禮你得記著,逢年過節得還回去,鄉里族人當初怎麼幫伱的,哪怕滴水之恩,也要牢記在心,回報鄉土,這是積善守禮之家的家風……檀郎聽話,記得喝湯補身子,裝湯罐的食盒,妾身交給阿力了,在車上。”
“行。”
送甄淑媛進門,歐陽戎回頭登上馬車。
“走吧,去江州大堂。”
“是,老爺。”馬伕阿力點頭。
這是一個孔武有力的駕車漢子,一張大長臉,身穿著一件短褐,這大秋天的早上也不怕冷,雖然晨曦剛剛落下。
瞧著就是一位敦實的莊稼漢形象。
歐陽戎上車隨口報了個地點後,就一直閉目養神。
全程沒有再去看馬伕阿力。
待馬車駕駛到一半,路過一條每天早上都要經過的潯陽渡大街,馬車內閉目似睡的弱冠長史忽然開口:
“你昨日剛來,怎麼知道江州大堂路的?”
阿力愣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