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戎搖頭:
“君子論跡不論心,若是秦將軍與折衝府第三團將士們知道王爺的惦記關懷,必然感動。”
離閒苦笑:“只是不知道,本王與大郎出城迎接能不能震住王冷然,另外貿然出城,也不知道是否妥當。”
謝令姜沉吟:“伯父不便擅自出城,還是找個由頭,比如去雙峰尖實地考察造像事宜,順路迎接北歸戍卒。”
離閒點點頭:“有道理,這就說得通了,名正言順。”
不等歐陽戎表態,謝令姜、離閒、離大郎還有韋眉等人便湊在一起,三下五除二的商量完了大致方案。
歐陽戎見狀,有些哭笑不得。
“你們就商量完了,不問問我?”有點沒好氣。
謝令姜小手一揮:
“這叫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共度時堅,大師兄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講,駁回反對。”
“……”歐陽戎。
眾人歡笑。
歐陽戎轉頭,撓了撓鼻尖。
話雖如此,不過商量完後的謝令姜、離閒、離大郎等人依舊目光看過來,期待他的表態。
“也行,王府可以插足下此事。”
歐陽戎沉思了會兒,面色有點無奈的點頭:
“不過得精修一下。擅自出城依舊是大忌,觀摩造像的由頭也不保穩。
“這樣吧。
“到時候伯父上旨一封,我也以江州大堂的名義,聯名上奏,一起稟告陛下,就說建造大佛缺少些專業人手,建議招攬這三百名北歸戍卒,一起協助造像,
“同時,也算是他們擅自北歸的小懲。
“畢竟完全赦免,一點也不罰,這第三團的北歸將士們估計心裡不安,也挺打鼓。容易造成對官府的猜忌,徒增意外風險。”
歐陽戎微微嘆息:
“這也是我覺得的,此次赦免並招歸譁變戍卒諸多環節中,最危險的一環,保不準就釀成不可挽回的大錯。
“不過這次江州有伯父在,潯陽王的信譽還是有保障的,且也有老上司秦將軍出面。”
謝令姜、離閒等人聞言眼前一亮。
“讓阿父上旨,名義上給戍卒們戴罪立功的機會……”
離大郎語氣感慨:
“還是檀郎考慮周全,給咱們查漏補缺。”
歐陽戎搖頭,瞄了眼小師妹:
“別,都是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