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歐陽戎直接走進了江州大堂。
長隨牽著‘冬梅’去往馬棚。
新的一天,歐陽戎與往常一樣上值。
江州大堂乃是江州府衙門的正堂,明鏡高懸,可讓有冤百姓打鼓上堂,開府判案。
不過江州大堂規格更高,平日裡大多是刺史、長史等州官辦公上值的場所,很少斷案。
除非是濟民倉米案,或者下方各縣處理不了的大案、懸案。
不過瞧了眼那隻壓灰的鳴冤鼓,歐陽戎搖頭,他來此任職一個月,一個案子也沒遇到,在這裡最大的感受就是……閒。
江州大堂裡的官員,各個都是鹹魚,一個賽一個閒。
“王大人呢?”
在辦公正堂沒有看見某位刺史的身影,歐陽戎攔住一個青衣小吏問道。
青衣小吏答:“刺史大人在後宅的恤民院,召見兩位匡廬名士,探討江州的山川風物,體恤民情。”
匡廬指的就是廬山,毗鄰潯陽城。
匡廬奇秀甲天下,文人墨客都愛跑去轉悠,用歐陽戎前世的話說,就是這個時代的網紅打卡點。
名勝古蹟遍佈,無數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山留下丹青墨跡,隱居的閒雲野鶴也不少,儒釋道三教出身的皆有。
歐陽戎點點頭,表示了認同:
“好一個體恤民情,王大人每日上值,可真忙啊。”
他在上首座位空蕩蕩的正堂內坐下,辦公的位置在刺史的左手邊,因為長史名義上是刺史的第一副手佐官。
青衣小吏聞言,不敢吱聲,假裝沒聽見,訕笑退下。
座位上,歐陽戎臉色自如,翻開堆積的案牘,開始新一天的“算賬”。
說起來,這江州確實是一個好地界。
北瀕長江,東倚匡廬,南臨雲夢,大江、大湖、名山齊聚一地,放眼全國也就獨一份吧。
都說眉目傳情,眉目秀美,江州潯陽城“天下眉目之地”的美稱由此而來。
只可惜大乾、大周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北方的關中兩京,這山水秀麗的江州潯陽城,倒是成了一個貶官的好去處。
朝中官員,貶低此地,還可以遊山玩水,失路之人去散散心,倒也不賴,於是在潯陽城形成了一種十分獨特的……貶官文化。
嗯,這是他最近總結出的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