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依下官看,明府首提的折翼渠,絲毫不遜色狄公閘,相反還能促商貿、惠民生,略有勝出。明府大人年紀輕輕就如此厲害,說不得假以時日,與狄夫子一樣,又是一位‘東南遺珠’,邁入朱紫公卿之列。”
“刁大人,狄公可是陛下都器重尊稱的國老,在下就一個七品芝麻官,這可不興比啊。”
歐陽戎轉頭,似笑非笑。
與往常一樣,歐陽戎和小師妹一早又趕來了,上游修建狄公閘之處。
此地被本地人稱為越女峽,南邊雲夢大澤的水,從此峽口進入蝴蝶溪,再一路蜿蜒而行,經過龍城縣,再匯入大江之中。
也只有像眼下這樣,從高處舉目望去,才能清楚知道,越女峽的地勢為何這般適合建閘、當年狄公為何選址於此。
越女峽的河岸兩邊,有兩山相望對峙。
本地人將之分別稱呼為龍背山與綵鳳山。
兩山從岸邊延伸到河底,有石頭突出。
前些日子,歐陽戎帶著眾人開始建閘之前,便派柳阿山等熟悉水性之人潛入了大河底下。
探明瞭河底有石如甬道,橫亙數十丈。
這天然就是一個修水閘的好地方,能將雲夢澤這個煙波浩渺的巨型淡水湖積蓄並溢位的水,從源頭相對控制住。
歐陽戎有些理解前幾任龍城縣令們為何熱衷重建此處水閘了,不光是維護當朝狄夫子的政績仁名,若是沒有折翼渠這個新水利,那麼這處大水閘確實十分適用水災頻發的龍城縣。
而唯一的問題就是,狄公閘似乎有點容易塌……
當下,歐陽戎正帶著小師妹、柳阿山,還有刁縣丞等書吏們,一齊登上了越女峽南側岸邊的龍背山,俯視下方即將修建好的嶄新水閘。
這也是每隔幾日,歐陽戎最喜歡做的事,帶著屬下隨從們站到山頂高處,仔細看一看狄公閘的大致雛形,瞭解下修建進度。
這些天,在歐陽戎每日親為的排程,與柳家派出的諶先生等工匠,還有縣衙派來的一眾青壯力的努力下。
狄公閘在眾人眼皮子底下迅速成型,幾乎是一天一個樣。
隨口應付了下愛拍上官馬屁的刁縣丞,歐陽戎眯眼盯著下方規模不小的砌石結構多孔水閘。
心裡似在盤算著什麼。
他久沒說話。
爬山爬的滿頭大汗的刁縣丞接過下屬遞來的汗巾擦了擦額頭細汗。
年紀大了,他哪裡比得上精力旺盛的年輕縣令,而後者又是個行動力極強、雷厲風行的性格,見面剛打完招呼,一言不合就帶著眾人攀山鑽林……
刁縣丞歇了口氣,瞟著歐陽戎平靜側臉,嘗試說道: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嘛,明府大人才剛下來做地方官,說不定改日這一身經世之才,能得陛下青睞,或有貴人相助。
“直接就簡在帝心,一飛沖天了也說不定,只望到時候,明府不要忘了與下官一起在龍城治水修閘的日子呀。”
“刁大人確實辛苦了,願意陪著本官鬧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