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希聲揮手直接打斷道:
“他們要謝也是去謝龍城縣的歐陽良翰才對……說說還剩多少餘糧。”
“回稟大人,龍城縣籌集來的是十六萬石糧食,路上已相續發放十一萬石,眼下還剩五萬餘石糧食,今日全部抵達潯陽渡,後方還剩七艘運糧大船,大致中午前便能全部卸運完畢。”
“全部送到濟民倉去,明日本官要半價放糧。”
沈希聲頗為滿意的站起身來,扶正官帽,理了下衣冠,他扯起些嘴角,似是笑了下:
“江州城的糧價還是太高,與歐陽良翰的龍城縣一比,也未免顯得太苛民了,這可不行,顯得咱們無用。”
“是,大人。”
沈希聲又回首,望了一眼忙碌熱鬧的古渡與聽聞運糧訊息後臉上歡騰鼓舞的百姓與腳伕們,他臉色似是微微鬆了口氣,轉身離開。
走之前,頭不回的對那個稟告情況的船舶司長吏道:
“過來,路上再與本官講講龍城縣的事,那個歐陽良翰是怎麼賑災治水的。”
“好的,大人。”
沈希聲背手身後,側耳旁聽船舶司長吏的仔細敘述,帶著後者與幾位下屬一起離開潯陽渡,返回官府。
一行人剛來到江州刺史府門口,便被大門口候著的綠衣小官瞧見,後者立馬湊上前來,哈腰道:
“沈大人,您總算回來了,朝廷新派的刺史王大人來了,今日上午坐船抵達的江州,受城裡的商賈士紳們宴請,實在盛情難卻,刺史大人就去了潯陽樓赴宴,所以派小人來,想邀請沈大人您也去參加宴會。”
沈希聲聞言面色如常,僅瞧了一眼綠衣小官。
這位略壓地方刺史一頭的監察使身後,有一位長臉的幕僚官吏抬手一指綠衣小官,皺眉問:
“王刺史上午什麼時候坐船到江州的,大人與咱們在潯陽渡待了一上午,怎麼不見人彙報?王刺史到底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
綠衣小官表情尷尬,趕忙搖頭,哪裡敢接話。
沈希聲背手轉頭,遙望一眼南邊,潯陽江畔潯陽樓的方向,他點了點頭,嘴裡輕聲感慨:
“王大人這麼急上任,看來是挺心憂江州災情民情的,嗯,這是好事啊。”
他身後下屬幕僚們沒接話,沈希聲頭不回的走進官府大門,只丟下一句:
“去和王大人說,本官清茶淡飯慣了,吃不太慣這南方佳餚,沒他這麼適應,真是勞煩王大人剛來就做東請客了。”
沈希聲直接帶人離去,只剩下綠衣小官在原地噤若寒蟬。
……
江州城南,離刺史府不遠,有一處幽靜宅子,後院栽有一片翠綠色的竹子。
也算是鬧中取靜。
由於靠近江畔,這片蔥柏竹林不時響徹一陣“莎莎”的葉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