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眉山蘇氏簡介>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家賜宅!(5.2k,今天回來得晚,就一章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家賜宅!(5.2k,今天回來得晚,就一章哈) (2 / 5)

你單純看書,就像是去一個景點旅遊,你懷著輕鬆的形態,走馬觀一般看了一遍。

但你為了寫書而讀書,你就是身兼建設一個景點任務的牛馬,要去另一個景點去取經,這會兒你看到的是:

這個景點各個區域為什麼這麼安排,這個區域為什麼會造這些亭子,那個區域為什麼要造橋,各個區域的草樹木該當如何安排,如何讓遊客把腳步停下來,如何在這個景點促進遊客消費……

如此一來,你獲取的資訊量與單純讀書是不同級別的。

所以,在經義上,蘇允認為不可能有考生能夠勝過他。

至於策論這一塊,呵呵,在補足了經義這一塊的短板之後,他的眼界見識的優勢便是降維打擊了。

多出來的一千年的知識以及眼界,不是土著人所能夠比擬的。

所以,看似他為了修書而浪費了五個月的時間,但實際上,他在這個過程之中,學得的知識遠比單純做試卷要多得多!

果然,蘇允再次做了幾套題之後,他更有信心了:什麼會元狀元的可能需要一些運氣,但上榜應該問題不大!

二月中旬,汴京下了一場春雨,隨之而來的,便是春闈了。

天氣雖然有些許回暖,但依然頗冷,蘇允揹著被子、炭爐手爐以及考箱進了考場。

春闈的檢查比解試還要嚴格得多,連蘇允的被子都被拆開檢查,進了考場之後,還得細細裝好裡面的蠶絲,這張蠶絲被,價格可是不菲,被拆得亂七八糟的。

進了貢院,先鋪好被子,又趕緊燒起了爐子,接了水燒起來,灌滿手爐,這才算是暖和了一些。

這狗日的天日,也不知道怎麼那麼冷。

宋朝的冷雖然沒有明朝時候那麼出名,但亦有史書記載,宋朝因為冬季寒冷,曾導致冬季大批北方居民遷往南方避寒,到了春秋再遷回去。

而且在北宋時期,因為天氣“苦寒”,真宗下令“諸路休役兵”。

甚至宋朝將送炭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加入到法典之中。跟發工資一樣,根據官職、人數等,每月領取一定數量的炭。

從宋太宗開始,派遣“中使”再賜京城“孤老貧窮人千錢米炭”。就是說,不僅有俸祿的人可以領到炭,普通百姓也可以領到。

為此,宋廷常將官府的柴炭減價出賣,以惠貧民,“遇炭貴減價貨之,即京師炭價常賤矣”。

而“雪中送炭”也成為宋人對朋友過冬最好的饋贈。

其實蘇允身為練武之人,對於寒冷的抵禦比普通人要好一些,但奈何這天就是太冷。

蘇允看到其他學子,在檢查時候脫下外套,那是真冷得面無人色,一個個唇青面白,跟死人一般。

蘇允看那些體弱的,估計他們在這裡苦熬三天之後,恐怕回去得生一場病。

其實別說他們了,就是蘇允,三天考試下來,他都覺得渾身上下都凍透了。

雖說他有蠶絲被、有炭爐、有手爐,還有皇家針工局給他製作的高檔衣服,他身體亦是強壯,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覺得冷入骨髓。

考完試後,回了小院,阿回燒了一大桶的熱水,泡了半個時辰,期間冷了就添熱水,還喝了不少的薑湯,這才算是緩了過來。

蘇允覺得連之前下黃州的時候路上的風雪,都沒有這般冷過。

不過其中自然有區別的,在路上雖然冷,但一直都是在走路運動,只要有食物可以補足熱量,身體自然會源源不斷產生熱量。

但坐著考試,那是越坐越冷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