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眉山蘇氏,蘇允最賢筆趣閣> 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拳傳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拳傳承 (2 / 4)

應該都有可能。

太學生的流動性不算特別大,但是存在流動性,不滿員也是正常。

至於不來訓練的可能性亦是不少,雖然太學制度算是比較嚴格,但總有人能找到理由不參加體育訓練。

後世大學裡,連強制參加的軍訓都有人能找到辦法缺席,更別說這種常態化的早晚訓練了。

至於為什麼只有他們一個齋在這裡射箭,大約是因為射箭這個活動是存在危險性的,就算是訓練的時候弓箭沒有箭頭,亦是有可能造成傷亡的。

兩千多人在一起訓練的話,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箭矢滿天飛,指不定就有倒黴鬼中箭。

蘇允找到空的射箭位,然後自己開始嘗試著射箭。

蘇允試了試弓,有點軟,試射了幾箭,有點飄,但好在沒有脫靶。

此時場中的教習走了過來,問道:“以前學過?”

蘇允笑道:“在家鄉的時候參加過弓箭社,算是練過,但不精。”

教習點點頭,宋代的弩跟甲是違禁品,但弓箭不是,甚至朝廷從上到下都在鼓勵射箭。

這是出於國家武力的需要。

西夏與遼國強大的軍事壓力與箭術在戰場上的特殊作用,讓宋朝愈加重視射箭這項運動,將其作為強化軍隊戰鬥力的關鍵手段。

甚至為了鼓勵民間習練射箭,歷任帝王頻繁舉辦閱射活動,率領百官親臨現場觀看,甚至親自下場引弓示範。

去年的時候,朝廷還頒佈了《教法格並影象》,對步射執弓、發矢、馬射等射術規範,均配有文字說明和圖解,與近代的“操典”極其類似。

同時,民間也湧現出眾多熱愛射箭的群體,特別是以練武習射為主的“弓箭社”,僅河北一帶就有近600個、弓箭手3萬多人。

入社者需自行置弓一張、箭三十支、刀一口。河北州縣近山谷處,民間各有弓箭社及獵射人,習慣便利,與敵人無異。

朝廷鼓勵民間習箭,一旦招募兵員,基本上招來就能用弓箭,這樣一旦入伍,就基本上可以形成戰鬥力。

教習道:“你再射幾箭我看看。”

蘇允立即唰唰幾箭射出去,之前幾箭讓他稍微摸熟這弓的特性,這幾箭射出,便十分精準了,唰唰盡皆命中靶心。

教習有些訝異看了看蘇允,道:“你這箭術很了不得啊,家中有人從軍?”

蘇允笑道:“算是吧。”

聽那老道的意思,他早些年好像是從過軍,好像還參加過三川口之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