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房子太貴了,就算是章惇這樣出身大家族,自己也算是朝廷高官的人,想要在汴京買下大房子也是有些壓力的。
尤其章惇這房子還是在熙寧二年時候買的,當時的章惇不過是一著作佐郎,剛剛被王安石調入制置三司條例司,任命為編修三司條例官。
宋朝的官員薪俸制度是比較畸形的,高官薪俸極高,但中下層官員的薪俸其實是不高的,尤其是在京的京朝官更是如此。
相比起汴京的高消費,京朝官的薪俸其實是不高的,大多數日子得節儉著過。
章惇那時候能夠買下一套院子,已經是背靠家族的緣故了。
若是如同蘇軾蘇轍這兄弟兩個,家族沒有什麼錢可以支援的,只能靠著薪資過日子的,後來都當了參知政事,臨到老了,連房子都買不起,甚至兒子都得跟人借房子結婚。
當然蘇轍的情況比較複雜,早些年接連被貶,又得時不時接濟蘇軾一家人,後來又要賣房賣地嫁女兒,這麼多花錢的地方,窮倒也是正常。
相比起蘇家兄弟,章惇在汴京有一座小院子可供居住,其實已經算是很幸運了。
院子倒是有兩進,但章家人多,光是子女有五個,加上夫妻二人便有七口人了,加上好些個隨從以及看管房子的門子之類,也是有二十幾號人了。
二十幾人住在一個兩進的院子裡,能住,但其實很是擁擠了。
蘇允最怕擁擠,在黃州的時候就天天想著往外搬,現在來了汴京,雖然可能不會留太長時間,但也不願意委屈自己。
當然,最大的原因是蘇允不願意跟章惇時時在一起,這傢伙給人的壓力太大了。
於是蘇允提出了要在外租房子想法。
章惇還沒有說話,老妻就已經是不肯了。
章惇妻子張氏早就視蘇允為女婿,怎麼肯讓蘇允出去外面住。
張氏道:“哪有這樣的道理,你叔父帶你進京,卻讓你去外面租房,這要是蘇叔叔知道了,非得寫信來罵你叔父不可,這絕對不行,你就住家裡!”
若是一般少年人,聽到這話後就無話可說,只能乖乖接受安排了。
但蘇允豈是一般人,聞言一笑,道:“嬸嬸,此番進京,自然是因為官家有召,但我願意來,其實也是有別的事情想做,住在您這裡著實有些不方便。”
張氏倒是有些好奇,道:“你還要做些什麼?”
蘇允笑道:“之前我是來過一次汴京,但那時候我蘇叔父落難,因此沒有到處去逛逛……”
張氏道:“這是應當,可這跟住在家裡沒有衝突啊。”
蘇允笑答道:“……我亦是要去交遊的,到時候會請一些朋友到家裡啊什麼的,另外,可能還會做些生意之類,到時候會跟一些商人來往什麼的,叔父畢竟是朝廷命官,家裡有商人出入終究是不妥。”
這話說出來,張氏頓時看向章惇,章惇道:“你也不缺錢,為什麼還要去經商?”
蘇允聞言苦笑道:“我這不入仕,自然沒有俸祿,在黃州的收入須得供養蘇叔父一家,臨江樓近兩年在擴建,分紅是別想了。
我現在手上是有點錢,但坐吃山空的話,其實是不經花的。
黃州那個地方偏僻,也就是臨江樓做的是江上的生意,所以才有那麼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