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允聞言亦是大喜,能得折可適,勝過十萬兵矣!
蘇允笑道:“好好,那我以後便叫你遵正了。”
折可適喜道:“本當如此!”
蘇允點頭道:“米脂一戰你居功甚偉,我已經給你請功,沒有意外的話應該可以升為鄜延路兵馬鈐轄,接下來你就不用回保安軍了,你要留在延州替我練兵。”
折可適心中狂喜,果然,跟對人了就是好,一下子就將自己提拔為鄜延路兵馬鈐轄,這個可是跨入高階將領的行列了!
是,這一次他的確是立下了大功,但若是主將不願意給他請功,那也不過是一場空。
遇到個稍微公正的,他作為副手跟著蘇允一起作戰,最多提個一兩級,哪有一步成為一路兵馬鈐轄的道理!
想及至此,折可適直接單腿跪下道:“折可適願為相公效死!”
前後兩句話相似,但前一句是末將,後一句是本名,其中含義卻是天差地別。
前一句乃是公對公,但後一句卻是夾雜了私人感情了。
蘇允攙扶起來折可適,笑道:“我得遵正相助,勝得十萬兵矣,遵正,今日你我相知,我便與你說一說我的心願。”
折可適專注地看著蘇允,蘇允道:“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會收回河套、河西走廊、以及幽雲十六州,我希望一直都是你替我領兵!”
折可適聞言心中大震。若是別人這般說道,他或許會嗤之以鼻,宋朝與西夏遼國相持一百二十年,誰都奈何不了誰,高喊這些口號的人是不少,但誰有真能夠做到?
但這話從蘇允口中說來,折可適卻是信了大半。
這位不僅在朝堂上風生水起,區區十八歲,便已經要躋身宰執之列,這樣的人,有資格說這樣的話。
關鍵還是什麼,這位不是不知兵的文臣,他本身便是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
從這一次大仗來看,這位的軍事才能可能是絕世名將那個級別的。
也就是說,這位不僅知軍,而且以後可能會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由他坐鎮,那麼前線將領誰敢糊弄?
所以說不定能行?
折可適心中湧出一股強烈的期待,若是到了那一天,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媲美開國名將,成為大宋中興名將?
怪不得折可適這般想道,因為按照蘇允所說,要收回河套、河西走廊以及幽雲十六州,那麼便意味著要滅掉西夏與遼國,若是自己能夠身為主將滅兩國,那自己的功勳可能要比宋初開國名將都要厲害!
說不定,自己將會成為大宋第一名將?
想及至此,折可適再次下跪,這一次他將腦袋抵在地上,大聲道:“適願為相公效死!”
……
千餘騎一前一後走在黃土高原的溝壑之中。
這是西夏與遼國的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