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些事情完成了之後,北方的農業會呈現出來一個大的振興,別的我不敢誇口,但北方不僅能夠糧食自足,甚至還能夠供應汴京!
而為了讓北方能夠穩定經濟復甦,須得讓北方有個喘息的機會,因此,須得讓北方軍隊自給自足。
所以,必須重新執行軍事屯田與邊防經濟,可以借鑑範文正陝西屯田經驗,在宋遼邊境(如雄州、霸州)推行軍屯與民屯結合,種植桑棗、粟麥,實現“兵農合一”。
另外招募流民為屯田客,減免賦稅十年,逐步恢復邊境人口與經濟。
然則光是保證糧食還不夠,還得補充軍費,因此我建議將榷場經濟進行升級,擴大雄州、霸州榷場規模,允許民間商隊參與,朝廷只需徵收交易稅補充軍費即可。
不僅如此,還得重建北方商業!
首先,我們需要疏通永濟渠,修復隋唐永濟渠北段,連線開封、大名府至幽州,讓河北與遼國的榷場貿易進行擴大。
其次發展煤鐵產業,擴大河北邢州、磁州鐵礦與山西煤炭開採,官營與民營並舉,打造兵器、農具製造中心。
其三是扶持手工業,在定州、真定府推廣紡織技術,仿效南方設立官營織院,生產絹帛替代部分漕運南絹。
鼓勵磁州窯、耀州窯擴大生產,透過海運,從登州至遼東開拓高麗、日本市場。
如此各項措施下來,北方不僅農業大興,而且商業也會蓬勃發展,只需幾年時間,北方不僅不需要朝廷再去扶持,在農稅、商稅、糧食、各種商品上都能夠源源不斷的供應汴京,屆時便不需要從遙遠的東南運送物資進京了。到了那個時候,大宋國力便會有一個質的提升,民富國強自不必多說,在對外的時候,自然也就從容多了!”
在蘇允清朗的聲音之中,一個宏圖被慢慢鋪展了開來,滿廷大臣一個個聽得入神,蘇允講完,他們又是面面相覷,有些人亦是陷入沉思,有些人卻是面露譏誚之色。
高太后聽得是心神搖曳,心中想道:若是這蘇允所說能夠實現,那麼大宋朝可以說是在自己手上中興矣!
不過她抬眼看去,見到滿朝文武神色各異,便知道異見者著實不少。
果然,蘇允聲音落下沒有多久,那梁燾便嗤笑道:“蘇尚書,按你這個規劃,需要朝廷投進去多少錢?
你這治理黃河只是第一步,之後還要疏通永濟渠、還要引黃河水灌溉河北農田、發展煤鐵產業,打造兵器、農具製造中心、扶持手工業,設立官營織院等等,要做成這些事情,一萬萬貫的投入可夠麼?”
高太后聞聽此言,頓時如同一盆冷水潑將下來,直接整個腦袋都涼了。
卻不料蘇允笑道:“梁諫議不用操心這個,無論是黃河的治理也好,還是振興農業、興修水利、發展商業也罷,全都是工部來負責,不用朝廷出錢。
只需要朝廷在我們工部需要的時候,給我們工部許可權即可,只要給我們工部五年時間,我們工部必定會還給朝廷一個嶄新的北方,一個物產豐富、商業發達的北方!”
此話一出,朝廷諸公又是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