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允已經意識到,這條路是正確的,從太學師生的表現來看,這個影響已經在漸漸發酵,等到某一日,一定會開結果的。
蘇允與太學約定好,兩天上一次課,每次課都以公開課的方式來開,而且還提出一個要求,無論是太學生也好,外面的讀書人也罷,只要願意聽的,盡皆可以進來聽講。
太學這邊倒是沒有什麼問題,無非便是提供一個場地,然後安排人盯一下,別讓那些進來的人到處亂跑就行了。
蘇允與太學敲定了公開課,然後開始系統的備課。
這一次,他無須再借用三國演義的殼子了,因為已經有足夠的群眾基礎了。
有太學師生這幫擁躉,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
如此一來,就不必用三國演義這樣的噱頭了,直接上乾貨就是了。
蘇允打算直接開講《四書章句集註》,從孟子集註開始。
實際上有許多人都有所誤會,以為蘇允的《孟子集註》與《四書章句集註》是兩部書,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四書章句集註是四部書。
四書章句集註包括孟子集註、論語集註、大學章句以及中庸章句。
蘇允之所以選擇講四書章句集註,是因為他所寫的《四書章句集註》,不僅是將四書正本歸原,還將後世的先進的哲學思想,包括陽明心學、毛列主義等都給糅合了進去!
可以說,這四書章句集註四冊書裡面的理論,甚至拿到後世都不會過時,更別說在這千年之前的大宋朝。
蘇允已經將目光盯向宋明理學了。來來,你們將屁股挪一挪,以後這位置我蘇學要了!
有人說功業會消亡,但思想不會。
但蘇允卻是覺得,有了思想,功業才會因此成就。
後世教員的經歷告訴我們,打造一個擁有先進思想的團隊,才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於是蘇允開始在太學講《四書章句集註》。
《四書章句集註》之前在太學流傳已經有兩年時間,早已經被列入選讀讀本之一,有不少太學生是看過的,但看過跟著作者親自來講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涉及到哲學理論上的東西,若是沒有人領進門,就算是看了,可能也是懵懵懂懂的。
而有蘇允的講解之下,太學師生這才知道蘇允所寫的四書章句集註裡面內涵是何等博大精深,這已經是一門已經極為成熟且系統的學說了!
關鍵是什麼,這門學說不僅在理論上極為成熟,而且有與其配套的方法論、研究方法以及實踐方法,這在儒家發展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
通常大家都說四書五經如何博大精深,讀懂四書五經便懂得了做事做人的方法,可怎麼做呢,四書五經裡面所說的並不具體,非得悟性極高之人,才能夠依照裡面大而論之的說法摸索出來一條道路來。
但大多數人只是普通人而已,通常只能引經據典,似是而非的過一生,以至於世人對儒生有一種誤解,叫‘百無一用是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