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理,後世的中國人沒有不瞭解的。
所以,蘇允很難苟同蘇轍這種餒靖的立場,但蘇轍畢竟是叔父,蘇允並不想與蘇轍有爭執,便笑道:“侄兒此去,只是想要練出一廂精兵,並無掀起戰爭的想法,國戰也不是侄兒能夠干涉的,只是想做些對國家有益的事情而已。”
蘇轍有些慍怒道:“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沒有精銳的軍隊也就罷了,若有精銳軍隊,君王便會忍不住想要動武,你為何不想想這個道理呢?”
蘇允皺起了眉頭,沉吟了一下道:“叔父,保家衛國,沒有精銳的軍隊,又如何抵禦入侵,侄兒要做的事情,對朝廷來說並無問題。”
蘇轍搖頭道:“有沒有問題不是你能夠評判的,你的才能在於官場,你留在汴京,有你岳父照看著你,有官家愛護你,無須十年,你便可以成為朝中大臣,何苦跑去西北吃風沙呢?
你若是沒有建功立業的想法,那就不用去西北,你若是去西北,當然有建功立業的想法,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蘇允沉默了起來,蘇轍說的沒錯,他既然要去西北,自然是要做些事情的,不做事情,去西北做什麼。
蘇轍見狀哼道:“你聽叔一句勸,就留在汴京,你若是有建功立業的想法,等你做到一方封疆大吏乃至於參政的時候,到時候你去西北指揮大局,豈不是更好?”
蘇允搖搖頭道:“十年太久,侄兒只願爭朝夕。
而且,若是不去訓練出來精兵,我去指揮大局,又有什麼用呢,打仗靠的是精銳計程車兵。
沒有精銳計程車兵,侄兒就算是有諸葛丞相之智,也難以盡情發揮。
叔父,今日我來,是想提前跟您辭別來的,侄兒以後不在汴京,叔父還請好好照料自己,照顧好嬸孃以及弟弟妹妹們。”
蘇轍聞言頓時怒起,蘇允這意思是,我不是來跟你商量的,我已經做好了決定,你就別再勸了。
叔侄二人鬧了一個不歡而散。
蘇轍甚至都不給蘇允留飯,自顧自跑書房去了。
嬸孃趕緊出來跟蘇允說合。
蘇允安慰了一下嬸孃,然後便告辭去了章府。
章惇見到蘇允卻是冷笑道:“呦,貴人光臨,那可真是罕見啊,以前倒是常常來,自娶走老夫女兒後,就不怎麼登門了,今日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來了?”
蘇允忍不住一笑,道:“您這風涼話說得令人發笑,小婿最近在做什麼,您能不知道?”
章惇聞言笑了笑,他不過是開了個小玩笑而已,自家女婿的事情,他可是常常關注著呢。
“嗯,聽說了,逛了把青樓,魁當眾告白,嘖嘖,了不得啊,自薦枕蓆,給自己贖身,非要帶著珠寶箱嫁給你呢。”
蘇允:“……”
媽的,都是什麼人傳得閒話!
蘇允哭笑不得道:“連您都知道了,恐怕滿朝文武,就沒有不知道的了吧?”
章惇仰天大笑,隨後有些好奇道:“可不是麼,這可是蔡相跟老夫說的,整個三省六部都已經傳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