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想參與太多,這事情要是鬧到朱元璋的面前,也會讓朱元璋為難。
自己與這些後輩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可爭的。
“燕王殿下做生意,若是真能夠幫應天府的百姓渡過難關,那也確實是一件好事。”
“他當初立下軍令狀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想好在應天府所用的綢緞生意好就能夠讓不少的百姓,都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利益。”
“這也是本王,一直想要看看他成果的原因。”
張豐年這才恍然大悟。
他看著難著坦然自若的便坐在了一旁,手裡拿著的便是這兩天,綢緞莊那邊的生意賬本。
放到朱瀚面前的時候,張豐年臉上滿面春光。
“王爺,可看看這是近幾日,那一批新的綢緞賣出去之後的一些利潤,我們把那料子全部調染一番之後,在應天府可真是引來了不少的商人關注。”
“短短三天的時間,就已經簽出了不少的合同,竟沒想到這把布匹染上一番之後,居然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張豐年對生意的敏銳性,朱瀚心裡一清二楚。
現在看到他將生意做得如此之好,朱瀚對他更是刮目相看。
生意只要到了張豐年的手裡,似乎都能夠有起死回生之效。
這讓朱瀚對張豐年更加的滿意。
“你這次做的確實不錯,只是現在燕王的綢緞莊都已經開了,會不會對店裡的生意有什麼影響。”
朱瀚雖然嘴上不說,還是對張豐年的生意充滿了期待。
張豐年無奈的擺擺手,他早就已經打探了不少訊息。
應天府中做綢緞生意的那批商家,手中早就已經沒有了貨,全部都被朱棣給買了回去。
他們用低價將那些綢緞全部都收集在一起,隨後又趁著開業,高價賣出,甚至還打著旗號是開業大酬賓。
如此一來,應天府的百姓就被玩得團團轉。
日進斗金確實不在話下,但時間一長之後那些商家,必定是沒有辦法能夠抵抗得住。
朱棣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好,那必定會引來不少人的紛爭。
張豐年早已將這裡面的事情,全部都看得透徹,因此並沒有參與進去。
“生意場上相互鬥爭必定是非常明顯的,只不過現在我那綢緞可是今年累月。”
“不管是樣式還是質量,完全都比不上燕王殿下,加上我們把一批布皮,全部都已經做成了衣服拿出去賣。”
“我與他們在綢緞上面,就並沒有多少的交集,想要給我找麻煩也更不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