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式學堂受到的阻力非常大,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朱瀚在選擇人的時候,非常的謹慎,爭取讓知道這件事的範圍儘可能的降低。
一定不能讓所有人都知道。
朱瀚要用自己人生的幾十年,把大明改天換地,就像當年的商鞅一般,就算是人死了,但他制定下的國策,也會堅定地執行下去。
朱瀚這麼做,並非只是為了大明,而是為了整個漢人大族群,以後就算是大明滅亡,漢人的基因中注入了科學發展的基因,他們就會一如既往的向前走。
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而絕非哪個人的大明。
皇莊裡的新式學堂,學生們的老師以前是朱瀚的親兵,是朱瀚絕對的心腹,他們在追隨朱瀚之前,什麼身份都有,讀不起書的窮學生、工匠、農夫……再加上朱瀚對他們的培養,每個人都可以當成多面手來使用。
讓他們教書,的確委屈了他們,他們就像後世的地下工作者一樣,隱姓埋名,不能告知別人自己的工作,一輩子也只能教書,教一批又一批的孩子。
朱瀚沒辦法給他們相應的地位,只能對他們在金錢上進行相應的補貼,以便他們老了以後,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朱瀚很有錢,但他的錢基本上都花在了皇莊中。
後來,隨著朱瀚找到的教師越來越多,朱瀚開始向外擴張,藉著皇莊的旗號,用著培養孤兒的名義,皇莊幾乎成為了獨樹一幟的存在,在裡面教書,可以很好地進行掩護。
經過朱瀚和朱元章長達十多年的努力,第一批孩子已經成長起來,他們有的是工匠,有的是農夫,每一個人都是棟樑。
這天,朱瀚專門來找朱元章,告知他第一批皇莊的學生即將出仕的事情,朱元章也激動地不行,和朱瀚密謀一番,親自前往皇莊為學子們送行。
這些學生和受到感召前往海外的學生一樣,他們都是為了改變大明而存在的,受到朱瀚感召前往海外的學子,他們每個人都已經打上了老派學子的標籤,但經過海外的歷練後,他們會和現在的大明學子會有很多不同。
但是,新式學堂的學生,更加優秀,他們接受的是來自朱瀚新思想的教導。
朱瀚這些年一直在大力發展海外,可他和朱元章都知道,大明如果能夠繼續發展,最關鍵的還是在大明本土,在華夏!
朱元章知道朱瀚為發展新式學堂耗費的心血,現在終於能夠看到結出果實的時候了,朱元章的心情也是萬分的激動。
終於要看到成果了。
朱元章在前往皇莊的路上,不停地對朱瀚道:“七五辛苦了,你做了任些事情,咱都看在眼裡,如果沒有你,咱真不知道大明應該怎麼發展。”
“哥,哪裡有你說的這麼誇張,沒有你我還不知道怎麼實現我自己的抱負呢。”
朱瀚沒有再和朱元章商業互吹,而是對朱元章道:“哥,這批學生,是我大明未來的基石,我們一定要用好他們,這些孩子,你準備怎麼用?”
“不僅要用好他們,還要保護好他們,咱已經想好了,就讓他們在應天府周圍,咱會派錦衣衛保護他們,任何人都不能傷害他們。”
朱元章想把這些孩子放在應天府,因為這裡他能管的更多,可他說完以後,並沒有得到朱瀚的回應,讓朱元章不由得疑惑起來:“七五,你覺得咱這麼做不好麼?”
“哥,在應天府的確不錯,你也能保護他們,讓他們自由發展,但應天府是什麼地方?天子腳下,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被無數人盯著,他們一旦被有心人發現,必然會受到不小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