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這麼說,朱元章相信,但並沒有完全相信,他覺得朱瀚把在研究中遇到的危險弱化了,只是不想讓自己過於擔心:“七五,真沒那麼危險?”
“……”
面對朱元章的拳拳關心,朱瀚有些語噎,但還是非常認真的說道:“哥,的確有些危險,但不多,就目前的這個階段,還是我能夠控制得住的,放心吧哥,我還有很多沒有完成的事情呢,可不會因小失大。”
“知道就好。”
朱元章離不開朱瀚,就像天下不能失去大明。
朱瀚把實際情況如實相告,讓朱元章心裡放心不少,兩人接下來又開始討論其他的事情:“七五,這通話器,能連線到殷州嗎?”
“理論上說可以,但現在我們的能力還達不到這個要求,哥你也看到了,這種研究目前是存在於理論階段,連從稽首到應天府都做不到,怎麼能做的那麼遠?”
“只是暫時做不到,以後又不是做不到。”
朱元章倒是非常有信心,主要是這些東西是朱瀚告訴他的,而且又是朱瀚在做這些,以前朱瀚已經給他創造了非常多的驚喜,所以朱元章有理由相信,這次也不例外:
“咱再等等,咱以後肯定能看到通話器傳遍整個大明的。”
想到一旦通話器面世,他就能把整個大明連線在一起。
傳遞資訊的時候,也不需要有什麼八百里加急,訊息頃刻間就能來到耳邊。
想到改變大明的東西是從匠作營中傳出來的,朱元章對工匠的認識,又高了一層,以前的大明是武將馬上打天下,文官下馬治天下,百姓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活,這些就足夠了的。
可是,現在呢?
朱瀚的出現,又啟用了另外兩個屬性:工和商。
用朱瀚的話說:文官和武將,可以代表大明的高度,種地的百姓可以夯實大明的基礎,而工和商,則可以讓大明擁有向前跑的兩條腿。
士農工商都利用了起來,這足以讓大明實現大跨越式的發展。
文官和武將他們擁有了足夠高的社會地位,百姓們要求不高,他們只需要一個和平的種地環境,大明又帶領著商人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唯有工匠沒有獲得和他們貢獻相匹配的地位。
想到朱瀚之前說的,讓工匠們可以獲得爵位,朱元章原本以為只給個爵位就足夠了,但現在看來……還不夠。
“這些工匠,為我大明嘔心瀝血,甚至還要冒著生命危險搞研究,他們的功勞,怎麼能只用爵位來衡量?”
朱元章思忖一番,對朱瀚說道:“七五,來稽首一趟,咱看到了這裡工匠為大明做的貢獻,他們做了這麼多貢獻,豈能只用爵位來衡量?咱準備給他們爵位的同時,也給他們金銀,鼓勵他們為大明做出的貢獻。”
朱瀚聽到朱元章的話,點點頭說道:“的確像哥說的這樣,應該用金銀作為獎賞,畢竟咱大明的爵位,也不是說給就給的,爵位就那麼多,狼多肉少,不如給金銀來的實在。”
頓了一下,朱瀚繼續道:“哥,這金銀可以給,但土地不行,如今我們大明的人口越來越多,咱腳下的這片土地不夠用。”
“對,七五說的在理。”
說到這兒,朱元章像是想到了什麼,對朱瀚說道:“有件事,咱當時沒放心上,現在咱看在眼裡了,有些傢伙仗著對大明有功,開始侵佔和兼併土地了,咱要找個機會,把他們收拾了的。”
土地兼併?
提到這四個字,朱瀚的眉毛不由得跳了一下。
不用問,肯定是跟著朱元章打天下的那些功臣乾的,尤其是最早跟著朱元章打天下的那批武將,都是老百姓出身,也沒讀過幾本書。
功成名就後也變得飄飄然,不把大明的律法制度看在眼裡。
這事……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