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也就是畏吾兒,他們的祖先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回鶻人。
原本也是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在唐朝末年的時候遷居到了天山南部一帶,與當地的民族逐漸融合,形成了一支從事農耕和行商的族群。
維吾爾人擁有極高的商業天賦,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環。
他們與蘭州這裡的明朝商人來往頻繁,自然也逐漸認識到了大明的強大。
王保保的蒙元首朝廷滅亡,在維吾爾人看來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所以徐達在向他們伸出橄欖枝之後,這些維吾爾商人積極迎了上來。
現在王保保率領大軍外出征戰,內部非常的空虛,徐達率領明軍精銳只要抵達火州城外,便可以獲得無數維吾爾人支援。
畢竟徐達已經跟維吾爾人做出了承諾,保證他們在自己土地上的財產和生命安全,並且在歸順大明之後,維吾爾人行商會享受與明朝商人一樣的稅收優惠。
所以明軍只要兵臨火州城下,根本不用擔心後勤糧草問題。
徐達領一萬明軍精銳輕裝急行,在出了嘉峪關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掃清了蒙元朝廷散在周圍的斥候。
當火州城的脫因帖木兒和奇皇太后得到明軍前來進攻的訊息之時,徐達率領的明軍距離火州已經不足二百里。
二百里的距離,如果是步兵拼命行軍,兩天就能抵達。
如果是騎兵快速前行,不過是一天的時間。
對於火州的蒙元朝廷來說,徐達率領的明軍突然出現,幾乎可以用神兵天降來形容。
“怎麼辦?怎麼辦?快想個辦法!”
奇皇太后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他們誰也沒想到,蘭州的明軍遭遇了地震大災,竟然還有如此膽量和能力前來奔襲火州。
而且,他們還知道,率領這支明軍的將領,正是赫赫有名的徐達。
整個蒙元朝廷上下,除了王保保之外,誰也不可能在徐達手下撐過兩回合。
面對慌亂的奇皇太后,她的小叔子脫因貼木爾也是沒有了半點應對之策。
“要不趕緊下令召集周圍的兵馬前來火州救援,明軍在進攻受阻之後,肯定會主動退去,我聽說他們的兵馬不是很多,頂多只有兩萬人而已!”脫因帖木兒說這話的時候也是有些不自信的。
因為火州城牆並不如中原地區高大堅固,蒙元軍隊恐怕很難抵擋明軍的火炮進攻。
“不行,不行!全軍防守火州,一旦明軍攻破城牆,那想要跑,可都跑不了了的!”
旁邊的一個人立刻出言大聲反對。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元王朝的衍聖公孔克堅。
作為代表漢人的官員,衍聖公孔克堅在蒙元朝廷當中的話語權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