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扎爾地區的格拉古騎士們,可是有一萬多人的,照樣被打得落花流水。
所以菲魯茲沙第一時間就想派人去跟陳友諒重新和談。
反正對於印度這塊土地來說,德里蘇丹國跟陳漢都是外來者。
就算把納扎爾地區讓給陳友諒,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一東一西兩個征服者連起手來,共同壓迫剝削當地的婆羅門教徒,何樂而不為?
但是不久之後從納扎爾地區傳來了一個驚天大訊息,讓菲魯茲沙如遭雷擊。
「什麼!?陳友諒竟然皈依了婆羅門教?!」菲魯茲沙自然知道這個訊息意味著什麼。
天竺本地的土著雖然當了順民,但是有一個事情卻是他們非常難以改變的。
那就是他們的宗教信仰。
數百年來,中亞和波斯的征服者們,無論用什麼辦法幾乎都沒有讓多少婆羅門教徒改宗***教。
說這些天主土著阿三虔誠也好,愚蠢也罷。
反正他們就像茅坑裡的石頭,那是又臭又硬。
這就導致好幾代***統治者跟當
地的婆羅門教徒矛盾重重。
當地的印度阿三明明擁有數以千萬的人口和龐大的財富,但德利蘇丹國卻只能搜刮到一些財富,人口無法充分有效利用。
甚至於許多時候,這些龐大的人口還會因為頻繁的動亂,讓德里蘇丹國陷入無窮無盡的麻煩當中。
現在陳友諒作為一個外來入侵者,竟然在極短的時間內選擇皈依了婆羅門教。
這就相當於給他掃清了一切統治天竺人的障礙。
數以千萬的人口和龐大的財富,將會為陳友諒提供無窮無盡的國力。
「陛下,不是陳友諒皈依婆羅門,而是陳友諒原來也有自己的宗教,好像叫什麼彌勒教,跟天竺人的婆羅門教竟然是同出一脈!」
帶來這個訊息的人是德里蘇丹國的維齊爾馬哈德。
維齊爾就是宰相的意思。
馬哈德作為德里蘇丹國的宰相,不僅幫助菲魯茲沙還打理內政,而且還兼具著宗教長老的職位。
讓德里蘇丹國的國教在天竺地區推廣,並同化當地的天竺人,一直是德里蘇丹國曆任宰相的職責之一。
但是數百年的***化,效果卻並不怎麼顯著。
反而是初來乍到的陳友諒,剛一來到天竺就與當地的婆羅門就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