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明皇帝朱元璋,御駕親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明皇帝朱元璋,御駕親征 (5 / 6)

在看到徐達的請求之後,朱瀚立刻派人給老哥朱元章送去了自己的答覆。

“延州以北禁止農耕,全部經營牧場,延州以南,可以開墾土地為農耕。”

朱元章對於朱瀚的這個答覆,並不是非常的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

但是,如今大明當務之急是北伐大業,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溝通西北的田地分配問題,朱元章索性也就聽了朱瀚的這個安排。

畢竟朱瀚在信中可是非常認真的強調,一定要按照這個策略來劃分土地的用途,否則將來會大大影響大明王朝的未來。

朱瀚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西北地區屬於華夏有名的農耕和遊牧交界地,在歷史上的明朝時期,為了鞏固邊防朝廷組織軍護和百姓在西北地區大規模的開墾草原為耕地。

開始的時候,這些耕地的糧食產量非常的可觀,滿足了明軍在西北邊境駐紮所需的軍糧。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由草原開墾來的農田迅速的沙漠化。

西北地區強勁的沙塵,讓整個關中淪為了一片昏黃的天色。

原本肥沃的農田很快變成了寸草不生的沙地。

因為這些土地的沙漠化,明軍在西北的邊防線不得不往後退縮。

等到了明朝末年的時候,明軍在西北的邊防線已經快退到了關中腹地。

而此時的西北蒙古部落距離,關中也還有著數百里的距離。

因為這時候的明軍邊防線已經不是為了防備蒙古人,而是為了防備那些逐年向南侵蝕的沙地。

大規模的開荒,西北一帶的土地沙漠化不僅威脅到了關中,也威脅到了草原。

以如今的國力來說,這種土地沙漠化幾乎是無可逆轉的。

朱瀚對於蒙古人已經沒有多大的擔憂,真正可怕的是這些大自然的破壞。

所以他必須阻止徐達提出的在西北大規模墾荒屯田的建議。

放牧和農耕兼營,才是西北的經營長久經營之道。

河北,滄州。

大明皇帝朱元章率領十萬大軍已經抵達了滄州城下。

從滄州往北,不過數百里就是蒙古人的都城大都。

根據明軍前方探馬的回報,蒙古人在這一段道路上僅有數千名兵力。

而且這些兵力大多都是以輕騎兵斥候為主,真正的主力全都龜縮到了大都城內。

很顯然蒙古人已經打算是放棄大都城了的。

大明皇帝朱元章御駕親征來到滄州。

在軍事上的意義已經沒有多大,畢竟蒙古人也已經是放棄躺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