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百姓?”
“撤退到哪裡?”
眾人聽到段功的決定後,眼睛瞪的老大,滿臉疑惑的問道。
“我們暫避鋒芒,先撤退到邦牙,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段功緩緩的解釋道。
“總管,邦牙可不是我們的地盤啊!”
“總管,邦牙土地貧瘠,如何供養軍民啊?”
“等陳友諒佔領了普州,他肯放心讓我們在邦牙待著嗎?”
“就是,我看還不如拼死一搏呢?”
眾人立刻齊齊反對,他們的反對不是沒有理由的。
如果真要按照段功的那個計劃,一旦他們繼續向南撤,陳友諒肯定要佔領雲南全境,等到了那個時候,作為一隻孤軍的段功等人,就算是想跟陳友諒拼命,都已經沒有機會了啊。
與其那樣,還不如利用普州的城防打退陳友諒的進攻。
為自己爭得最後的一絲生機。
面對眾多將領的質疑,段功有自己的想法。
他擺擺手制止了一眾將領們的爭吵,然後澹定的說道。
“現在陳友諒兵力強盛,已經不是我們可以抵擋的,與其在普州寄希望於擊退強大的敵人,不如先向南躲避鋒芒,而且我們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向外面尋找強援。”
“尋找強援?”
聽到要尋找援兵,一眾將領們彷彿又看到了希望,但是他們眼中的光很快又是暗澹下來,因為如今元朝在雲南的梁王巴匝剌瓦爾密,已經是戰敗身死,大批的蒙古軍人也被陳友諒給殺了,哪裡還來的什麼援兵?
“大元雖然已經不行了,但是我還有一個大明呢。”段功澹定地說道。
“什麼?總管的意思是要率領我們去投降明軍嗎?”
對於投降明軍這個決定,這些大理將領們也並不怎麼看好。
因為他們早就聽說了明軍的所作所為,那可是一點兒都不比陳友諒差。
明軍不僅在中原一帶搞什麼打土豪、分田地,就連近在遲尺的貴州各家土司也被明軍打得抱頭鼠竄,他們統治了數百年的土地和人民都被明軍給瓜分一空。
明軍如果來到了雲南,這些大理將領們的權利也肯定是不會得到承認的,就算是段功帶領他們投降的明軍,最後和投降陳友諒也絕對沒有什麼差別。
“陳友諒是敗家之犬,喪失了湖北的領地進了四川,然後又來攻打我們雲南,他想要的是依靠雲南和四川的人力物力去反攻明軍,所以一定會對我們使用手段壓榨,而明軍如果攻佔了雲南,我們就可以幫助明軍在雲南治理百姓和土地,而不必擔心明軍對付什麼敵人,到時候明軍肯定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也就給了我們東山再起的機會。”段功笑著說道。
這其中的道理,一群大理將領們很快就是明白了過來。
自從兩晉南北朝大亂之後,雲南這個地方就一直由當地的土司勢力統治。
不論是再強大的中原朝廷,對於雲南的治理,也無非就是委任一些上級官吏。
然後下面的具體權力還是依靠本地的豪強土司來實施。
比如段功的這個大理總管,處理的實際事務就遠比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多得多。
所以段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