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稍微懂點事的朝臣,或者當做沒看見,或者找了許多雜七雜八的理由,為朱元璋開脫。
就過就在這種時候,劉崧這傢伙卻站出來大煞風景。
直接講朱元璋噴了個狗血淋頭
無非就是說,朱元璋身為大明皇帝陛下,連自己穿著的衣服,都不能夠檢查好,否則的話怎麼可能會出現,鞋帶斷裂都不知道的情況?
連區區鞋帶的問題,都沒有辦法做好,還怎麼樣治理好天下云云。
當時老朱真的很想大手一揮,讓御林軍把這個舌燥的傢伙展推出去亂棍打死。
不過最後,老朱還是壓制住了這種衝動。
因為他明白,劉崧說的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至少比起那些視而不見,又或者幫他開脫的人來說,這傢伙說的是實話心裡話,也沒有邀名買直的想法。
大明的朝堂之上,不能缺少這種真正敢說真話的人。
也就是出於這種考慮,儘管劉崧這傢伙每一次開口,老朱都有一種深深的蛋疼之感,但是他卻從來沒有對劉崧做什麼。
甚至,這個傢伙的官職,這些年來還一直穩步上升之中。
這期間,也不是沒有人學過劉崧,故意裝出一副正直的模樣,義正言辭的指責老朱一些不大不小的錯誤。
可老朱是什麼人?從一個乞丐,一路爬到皇帝這個位置的千古牛人。
那些人的小心思,怎麼可能瞞得過他的眼睛?
這些人表面上正氣凜然,可說的事都是那些不重要的小事。
為什麼?
還不是因為,如果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跟她對著幹,很有可能真的激怒他。
到了那個時候,可就沒有辦法輕易收場了。
對於這些別有用心的人,老朱當然不會客氣。
雖然沒有大手一揮,直接把他們全都砍了。
可以讓這些人“如願以償”去嶺南又或者是大明新佔領的土地,為大明做貢獻去了。
經過這麼幾次之後,朝廷上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也全都老實了。
他們很明顯也能夠看得出來,這種邀名買直的手段,在老朱面前是沒用的。
至少在目前的大明朝堂上,除了劉崧之外敢真正當面質疑朱元璋的人不多。
劉崧是人才不假,不過他這種特別正直的人,政治手腕那是真的不高。
至少跟劉基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劉基的確是個人才。
如果沒有朱瀚的出現,這傢伙放在整個歷史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厲害角色。
否則的話,後世也不會有關於劉基的那麼多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