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徹底遏制此類情況發生,臣以為最好的辦法,一來是加強對百官的監督,二來是修改一些不合時宜的律法。”
聽了林澈這麼久的課,又看了朱標的講課記錄。
劉三吾已然清楚,如今官吏貪腐的根本原因所在。
知道僅靠亂殺一起,根本無法將其杜絕。
唯一的辦法,要靠嚴格的監督,與新律法來革新風氣。
朱元璋心中雖然依舊憤然,卻也清楚劉三吾說的有道理。
想來,林澈給出的計策,恐怕也與他相差無幾。
於是便定下了論調:“既然如此,那就有勞劉愛卿,寫一份工部改革的新政之策吧。”
頓了頓,朱元璋又哼了一聲道。
“不過工部的那些雜碎,該殺的還是要殺,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們。”
眼看勸阻了朱元璋,沒有對工部官吏大開殺戒。
劉三吾心裡鬆了一口氣,連忙點頭稱是。
同時心裡也有些好奇,林澈能不能提出更有效的計策。
就在此時,隔壁忽然響起了朱樉的聲音。
“先生,我認為若想預防匠戶,在未來不被工部官吏盤剝。”
“首先要做的,就是殺幾個罪大惡極,而且官位足夠高的貪官。”
“在用他們的人頭,震懾住餘下的官吏後,再派遣都尉府校尉暗中監察。”
“如此雙管齊下,便能夠最大限度的束縛住他們的貪婪之心。”
由於生活的時代,與從小所受的教育基本相同。
朱樉給出的策略,與劉三吾的計策相差無幾。
瞬間隔壁房間裡的君臣,想要聽聽林澈對此計策是何評價。
“你小子,不要一遇到問題,就像你爹一樣想著用殺人來解決問題。”
林澈聽完朱樉的回答,忍不住伸手敲了敲他的腦門。
沒好氣道:“根據你們實踐課所遇到的匠戶的反應來看。”
“如今的工部的反腐問題,恐怕已經不是單單幾個人的問題了。”
“若是深入調查下去,指不定能扯出一大群官吏,難道伱還能將他們都殺了?”
如果給明朝貪腐之行,做一個溯源的話,工部肯定是首當其衝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