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將手裡的雞腿放下,抓起桌上的一杯酒,滋溜一聲喝下。
擦了擦嘴,這才舒服的靠在椅子上。
“那咱們今天就換一個課題:弊政!”
“你知道歷朝歷代,強盛如漢唐,或多或少都會出臺錯誤的政策。”
“今天咱就跟你講講洪武朝的弊政,以及弊政對大明的危害…”
聽到弊政兩字,密室內的朱元璋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半月前,殿試上。
這個叫林澈的狂生策論中痛陳科舉取仕的弊政。
按老朱以往的脾氣,當場就要杖斃此子於奉天殿。
可是他沒有那麼做。
後世都說,朱元璋不喜歡讀書人,那是冤枉他了。
朱元璋其實很愛才。
尤其愛那些做實事,有真學問,有好品德的讀書人。
殿試上。
老朱之所以沒動手,實在是愛惜此子的文采。
此子的策論,除了駁斥自己科舉取仕的國策,有損他帝王顏面外。
單從文筆上來看,不失一篇好文章。
如果這狂生將學問用在正途,本科殿試,老朱會毫不猶豫欽點他為狀元。
老朱雖是暴君,卻是個愛才的暴君。
這樣的人才被殺,可惜了!
隔壁。
林澈抓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端起酒杯卻沒有喝,看著朱樉問道:
“你知道當今朝廷的國策有哪些?”
朱樉在皇宮大學堂跟皇子們一起學習。
大學士宋濂、章溢、劉三吾他們除了教皇子們經史子集,也會結合當朝時政,給他們講些策論。
洪武初年三大國策,是朱元璋和宋濂、劉基、李善長他們一起研究制定的。
可以說洪武朝三大國策,也包含著宋濂等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