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林澈蹲了一下,而後緩緩的道:“紡線不合格,根子一般在原料上。”
“我華夏的棉花多為短絨棉,紡織起來極為繁瑣。”
“若是生長時沒有照料好,就會出現紡出的棉線過細,且容易斷裂。”
“最好的解決辦法,便是從海外引進生長週期短,且容易處理的長絨棉。”
朱樉聽著林澈講述的有關棉花的知識。
瞬間就在心裡確定了,不是林澈的紡紗機有問題。
而是實驗中的棉花不好,才導致紡織出來的線,只能做夏裝的尷尬。
解開這個個心結。
朱樉便好奇的問道:“先生,這棉花也有長短之分?”
林澈用的少見多怪的眼神,瞥了朱樉一眼。
呵呵笑道:“真稀奇,稻穀有旱稻和水稻,棉花有不同的品種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捧著腦袋聽課的朱柏也是不滿的瞪了下,將話題扯偏的朱樉。
求知慾望滿滿的向著林澈問道:“先生,那您說的利於長絨棉,如今在何處?”
林澈對於熊孩子,都非常有耐心。
立刻笑著給出答案。
“長絨棉的種類也有很多,但離我們最近的種植,就在印…不,應該是天竺!”
說起來,阿三門真是佔了一片福地。
天竺這個地方,物產豐富不說。
溫帶氣候,非常適合各種作物生長。
其中的優質作物,用數不勝數來形容都不為過。
只可惜,人不太行。
浪費了這麼適合種田的好地方。
朱柏聽到天竺的地名後,竟是驚喜的問道。
“先生,您說的天竺,是大唐高僧帶著一隻猴子。”
“還有一隻豬一匹馬和一個和尚,求取真經的天竺嗎?”
西遊記的故事,在元末明初已經有了最基本的雛形。
而且通常被作為小兒讀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