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之世,是鐵與血的交響樂、刀兵連綿的世道。
一個邦國手裡如果有一支強兵,整日白養著他們、眼瞅著士兵的年紀越來越大,而不用他們去打仗——那簡直就是極度可恥的浪費行為。
而楚國已經這麼浪費了五六年的時間了。
任何一個接觸過楚國財務支出報表的大臣都會深深地心痛——養武軍的支出,每一年都是天文數字……毫不誇張地說,每年養這十五萬武軍的日常花銷,足以組織3040萬的戍卒軍隊,日夜不停地打仗了!
須知大國爭鬥,排除了智謀和邦交策略上的差距之外,主要比拼的就是經濟和軍事了。
經濟方面,楚國獨一檔地領先——坐擁天下一半的土地、人口,每年的財政收入雖不敢說是北方六國的總和,卻也相差不遠了。
軍事方面,楚國更是強悍到令人側目——且不提那十五萬武軍,光是洪石頭和廉頗麾下那二十萬戍卒,如今北方六國任何一個國家都拿不出來。
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北伐!北伐!
乾死六國!以武止戈!
……
見群臣毫無異議,甚至絕大多數大臣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熊午良微微頷首:“准奏。”
“用兵物件和用兵規模,事屬機密——其實寡人心中已有個大概,在此不予多言。”
“令內閣著速籌備糧草,今年楚國要打仗了!”
群臣興奮不已!
那些武將們更是個個兒咧開大嘴,一副興奮模樣……芍虎最先請戰,緊接著是格速宜,其他將軍不甘落後,紛紛請命。
楚王剛剛說得很明白——關於打誰、怎麼打,楚王心裡已經有個大概了。
在軍事方面,任何一個楚人都對當代楚王有著百分百的信任!
這可是大楚活生生的軍神!
既然楚王心裡已有定計,那麼此戰必勝!再不請戰,豈不是坐視功勞被他人輕鬆取走?
不過話說回來……
關於楚國即將對誰用兵,其實群臣心裡面也差不多明白。無非就是兩個選擇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