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熊午良果然按照姒驚當初的謀算,一步步登上了楚王之位……心念及此,這位大楚新君不由得長吁一口氣,自言自語地嘆道:“是你贏了。”
……
至於曲陽新軍和驍騎軍,熊午良則將他們重新整編——擇其中最精銳計程車卒,編為‘禁軍’。
這支禁軍,人數暫定在六千人。
其中三千騎兵,三千步兵——職責就是捍衛郢都宮城,守在熊午良身邊。
這些精銳老兵,其中不少人已經上了年紀……把他們編入禁軍,從此不再受奔波之苦,倒也是最好的歸宿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老卒的忠誠度完全不用擔心。
有這樣一支殺敵無數的百戰禁軍守在自己身邊,熊午良就連睡覺都能睡得香!
至於沒被選入禁軍的軍士們,則統統編入‘大楚武軍’——憑藉他們的作戰經驗、體魄和戰鬥力,在新成立的武軍之中擔任軍官,也絲毫不成問題。
這些熊午良的老部曲只忠於熊午良本人,沒有那些山頭意識,所以也不算破壞了熊午良‘另起爐灶、重頭練起’的建立武軍的初衷。
“這練兵之主將,大王心中可有人選?”屈原如是問道。
熊午良微微點頭,然後目光看向了樂毅:“樂公,以為如何?”
樂毅肅然拱手:“臣,絕不辜負大王信任!”
現在的楚國辦事效率極高,翌日,郢都城門處便張貼了募兵告知。
有小吏站在一邊,大聲宣讀。
國人們競相圍過去,議論紛紛——
“全職為兵?號為武軍?”
“大王親口定下武軍名號?”
若是以往徵發戍卒,免費去服勞役,自然是個苦差事,沒人自願報名。唯有各村裡正按照抽籤辦法,才能選出那些小夥子……但此刻這支新成立的‘武軍’,竟然全憑自願招募士卒,卻是楚國百姓眼中的頭一遭!
“全職為兵,那豈不是和曲陽新軍一個模式?”有人如是問道。
小吏笑了:“那是自然。”
“武軍士卒之待遇,爾等聽好了……”
恰好齊國使者公孫弘此刻已經打點好了行裝,正帶著自己的一隊人出城、欲要回齊國覆命……眼見城門處竟然如此熱鬧,公孫弘大為驚訝:“楚人何事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