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卓微微皺著眉毛:“倒是……恢宏大氣,不遜於名家之作。”
“只是現在的節氣……還遠遠談不上‘秋風蕭瑟’吧?”
熊午良瞅了嬴卓一眼,沒有反駁。
這些天在郢都周邊巡遊下來,咱們大楚新君心情極好。
郢都周邊的城池,都顯得非常繁忙,除了日常進出的農人之外,城門內外,商旅絡繹不絕。他們攜帶著各地的特產,進行著貿易。
市場上,叫賣聲此起彼伏。
除了那些來自外邦的少數商旅之外,更多的是來自隴西、巴蜀、嶺南、琅琊等地的商人……熊午良當初的構想已經成為了現實。在淮水流域,曲陽縣成為了將整個楚國核心地區連線起來的中心紐帶。
商旅在這片淮水流域裡極其繁榮,極大地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就以郢都的市場為例——雖然還趕不上曲陽商坊、平阿商港那般繁華,但各種商品也是琳琅滿目,從絲綢到陶瓷,從香料到珠寶,應有盡有。
商業是否繁榮,是一個國家是否強盛的最直接表象。
商旅繁榮,至少說明當地的官吏相對清廉、盤剝行為並不嚴重;也能說明當地的居民相對富裕,有多餘的商品可以用於商業交換。
這一切,都說明了——
靖難之役以後,楚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強盛!
如果秦國那邊的內亂愈演愈烈、趙國的內亂再如期爆發……
楚國,將會在未來幾年的時間裡,形成對北方六國的戰略進攻之勢。
即位楚王之後,熊午良已經做好了掃清天下的心理準備。
如不能徹底結束戰亂,那麼將永遠無法躺平!
……
此時此刻,趙國。
召滑和陰喻二人混在商旅隊伍中,已經安全地抵達了趙國的首都【邯鄲】。
五月份的邯鄲,當然比不上南方溫暖——這裡呈現出北方獨特的春末夏初的景象。天空是湛藍色的,陽光明媚而不炙熱,為這座佔地面積並不算大的古城披上了一層溫暖的外衣。
邯鄲,最初是一座軍事要塞,是當年趙氏家族的老巢。
趙魏韓三家分晉的時候,趙人先祖理所應當地選擇了這座城池作為趙國的都城……因為前身是軍事要塞,因此邯鄲的面積不大,但城牆很高。
城牆通體青石所築,因為北方乾燥,上面幾乎沒有青苔。高高的箭樓顯得森嚴可怖。
趙國的旌旗以綠色為底,襯以大紅色,符合趙國人推崇的‘火木德’,取火在木上,越燒越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