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萬歲!”
“合該為楚王!郢都那廝……呸!”
楚軍就這樣不緊不慢地緩緩行軍,透過一路上的休整,終於緩解了長達數個月的奔波、內戰、與齊燕聯軍作戰、再奔波、與趙軍交戰……所帶來的疲憊。
等到曲陽侯的大軍來到【郢都】城外的時候,已經是十二月初了。
南國的寒風也開始令人徹骨生寒……但對於熊午良麾下的十餘萬大軍來說,卻影響不大。
召滑緊了緊身上那件羊皮翻襖,臉上帶著舒心的笑:“君侯,這隴西的毛皮果然舒服得很。”
熊午良也是一身翻毛的羊皮襖子,雖然已經是十二月初,但絲毫不見寒冷,除了臉有點兒紅之外,沒有半點兒不適——
隴西之地歸屬楚國之後,已經開始在各個方面發力了!
楚國人用廉價的糧食和各種工業製品、絲綢布帛、漆器、鐵質新式農具……從已經變成楚人的義渠人手中換來了大量南國少見的物資。
除了數量越來越多的牛馬牲畜之外,就是動物皮毛了。
尤其是羊皮——在義渠人的家中,這些羊皮十分廉價,家家戶戶都攢了幾十甚至上百張……羊肉可以當食物,羊角可以做飾品,可唯獨這些羊皮對於義渠人來說,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不值錢吶!
義渠人與秦國沒有互市,所以這些動物皮毛就年復一年地積攢了下來……熊午良在隴西時,曾親眼看見有義渠人用上好的狼皮裹馬糞蛋子,當時心疼得咱們無良候捂著心口兒直哆嗦。
踏馬的!暴斂天物啊!
開通邊境互市之後,這些動物皮毛以極低廉的價格湧入楚國。
尤其是羊皮——低賤到只要區區五枚鐵錢,就能買一張上好的羊皮……海量的毛皮製品湧入楚國,其中一部分被楚國的商旅轉運到齊國、魏國等國家牟取利潤。
此外,曲陽侯就成了毛皮的最大收購方。
麾下十餘萬楚軍,訂購了二十萬件羊皮襖子,總花費大概在萬金左右,算上運輸的成本、加工的成本……差不多花了一萬兩千金。
對於咱們財大氣粗的曲陽侯來說,實在不算什麼。
這些羊皮襖子足夠北方的牧民在寒風籠罩下的草原上禦寒,如今用在南國,自然完全夠用——楚軍士卒們在十二月行軍,沒有出現任何一例因寒冷而減員的案例。
士氣也因溫暖、舒適、充足的食物、沿途軍民的歡迎……一直保持高漲。
大軍並未掩飾行蹤,而是慢慢悠悠地行軍,熊午良本人也接受了沿途的貴族們的無數次招待和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