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午良也不怕昭雎——手上有兵有糧,就是最大的底氣!真把老子逼急眼了,就給昭雎安排一套‘清君側’套餐。放眼偌大楚國,倉促間誰能擋得住一萬曲陽新軍?
“這次郢都發生什麼事兒了?”熊午良又問那驛館小吏。
去封地傳信的使者語焉不詳,神神秘秘的,結果熊午良到現在也不知道這次讓自己來郢都‘奏對’到底是什麼意思。
那驛館小吏眉開眼笑,恭恭敬敬道:“君侯您可算是問對人了——據說是燕國那邊來了使者,具體為何而來,小人也不太清楚。”
熊午良又哦了一聲。
燕國的使者?
幹什麼來的?
熊午良細細思索——燕國現在是燕昭王在位,任用劇辛、樂毅等能臣,正在嘔心瀝血治理國家,等待向齊國復仇。
從地理位置上看,燕國離楚國可遠得老鼻子了!
一個在最北邊,一個在最南邊。
畫一條最短的直線距離,中間也要整整隔著宋國、齊國。
因為地理上離得遠,因此軍事政治上便沒什麼摩擦,就連商賈往來都不多……楚燕兩國,一直沒什麼邦交往來。
而且說實在的——人家燕國一直隱隱約約看不起楚國。
燕國王族先祖乃是著名的召公姬奭,公元前1044年武王滅商之後,封功臣姬奭於燕地,是為燕召公,流傳至今,已有近八百年曆史。
燕國王族,乃是不折不扣的天子血親、姬姓後裔。
反觀楚國——咳咳,那就不用說了,在人家高貴血統的燕國王族眼裡就是一幫蠻子。
這樣一個與楚國隱約間互相看不對眼兒的燕國,怎麼突然派出使者來郢都了?
熊午良徑直奔向王宮,通稟一番後,便被引入政事殿。
此時此刻,政事殿裡十分熱鬧。
來自燕國的使臣站在大殿中央,楚懷王手足無措拿不定主意,殿中群臣則議論紛紛,好一番混亂。
熊午良安安靜靜地走入殿中,居然沒有引起注意……他走到屈屏身後,拍了拍後者的肩膀:“說啥呢?”
屈屏嚇了一跳!
等緩過神來,才認清是熊午良,不由得眼神緩和下來:“燕國派出使臣,要與大楚聯兵攻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