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叛徒總比敵人更可恨……於是齊魏韓調轉矛頭狠揍楚國,又把楚國打得暈頭轉向、割地求和。
再往後,楚懷王沒了,兒子羋橫(楚頃襄王)即位,又咬牙切齒要‘為父報仇’,於是又要聯合各國合縱攻秦……結果合縱沒張羅成,倒給了秦國發兵的口實——上述那場鄢郢之戰就是這麼打起來的。
嘖嘖嘖。
看看人家秦國,兩代人認準同一個戰略目標,為了經略巴蜀傾注了幾十年心血。無數人力、軍力、財力填進去,最終收穫巨大。
楚國呢?
則根本就沒有一個貫徹到底的戰略目標!
為了六百里地,為了蠅頭小利,為了給先王報仇——國家立場變來變去,所有的動作都是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一拍腦門……
這麼一看,秦國在真實歷史上的勝利,還真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
總而言之一句話,巴蜀地區對秦國來說意義重大——不但是經濟上的糧倉,也是對楚戰略上的支柱、乃至是未來戰爭的關鍵發起點。
如今巴蜀地區竟然鬧得沸反盈天?
秦人當然蚌埠住了!
要鎮壓!而且要儘快鎮壓!
巴蜀之地,絕不容有失!
要是巴蜀不安穩,以後還怎麼藉助巴蜀之地的跳板打楚國?怎麼整死那個該死的熊午良?
去歲冬天,咸陽城下一戰,秦國丟了個大臉。
此仇,不可不報!
楚國,必然要打!熊午良,必然要死!
耶穌也留不住他!我說的!
……
(衣見:啊?咋這麼多3,都是變態吧!我嘴唇子不得禿嚕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