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東行時間已達一年之久,張棟樑回京。
“棟樑拜見太孫殿下!”
張棟樑來到朱雄英面前跪拜,其身後就滔滔不絕的講起了在皇家海貿城的事情,還有海外商人,船隊的事情,說了很多其他地方的風土人情。
這讓他一個小人物,增加了很多關於外海的見識。
“準備船隊,你選個得力又信得過的人,去管理海貿城,運送貨物過去,正式開業。”
朱雄英吩咐了一些,就離開了龍門商會,然後吏部寫了一道旨意,宣佈開海。
又命戶部在沿海的港口,建立市舶司海關,徵收海關稅。
不過禁止商船,前往高麗和扶桑倭國進行貿易。
第十四皇子,親王朱楧分封為臺王,封地為臺灣,攜十萬河南移民,和三千富戶趕赴臺灣,加封朱楧為臺灣巡撫。
這個地方,有個親王也是比較合適的,畢竟這麼大的一個島嶼,再加封為巡撫,也算是讓朱楧自己治理臺灣了,只不過不是真正的自治行省。
“福星,派一個得力的內侍去皇家海貿城管理,織造局的絲綢,景德鎮御窯廠的瓷器,可以一起帶著運過去了。”
“記住,人過去之後,如果城池建設的不好,就修繕,上檔次一點,畢竟咱們的商品都是奢侈品,高檔貨,門面櫃檯也要高檔次。”
朱雄英道。
“殿下,那店鋪叫什麼名字好呢?”
福星笑著問道。
“就叫‘繡羅間’把。”
朱雄英想了一下,就想到是杜甫的詩,《麗人行》中有一句
叫做: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還有,搞一些宣傳冊出來,但凡到哪裡交易過的海外商人,都給一份宣傳冊,上面畫出一份通往馬六甲海峽的海洋路線圖在上面,方便吸引更多的商人過來貿易。”
要靠這種方式,才能讓歐洲那些商人提前找到這邊,不然怎麼賺他們這些人的錢,擴大貿易市場,不然光靠印度,波斯這兩個地方的商人,是遠遠不夠的。
“好嘞,奴婢馬上去辦。”
福星一溜煙的跑了出去。
朱雄英來到謹身殿,裡面站著幾個人,分別是朱權,朱植,朱栴,朱橞,朱松,朱模,看到他進來,還一起笑著行禮。
“這幾個臭小子,算是咱比較滿意的了,整天在咱耳朵邊唸叨,要出去打仗,說他們已經到了出去封王的年紀了。”
“還有幾個不成器的,隨便在外面開個王府就行了。”
朱元璋笑著道,又問道:“大孫子,來,你說說,把這兩個臭小子放到哪裡去合適?”
“有地方,有很多地方,不過要看你們有沒有這個能力了。”
朱雄英忽然笑道,他正好也有海外軍事行動的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