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朝廷新政,還有工部來浙江開礦,招募工人給出二兩銀子一月的高價,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就讓礦工們鬧事。
而官府則是視而不見,甚至還跟官府勾結,煽動礦工殺官兵,把事情鬧大,鬧得朝廷不得不取消稅務司為止。
“杜俊,江濤。”
朱雄英看著眾人,開始吩咐起來:“你們帶六百人去湖州鎮壓叛亂,跟錦衣衛找到罪證之後,將背後的商人和各級官員抓過來。”
“李增枝,濮璵,你們二人帶六百人去常山縣。”
“李景隆留下,剩下三百人留三百步槍隊,你們兩方各帶一百步槍隊過去。”
“領旨!”
所有人都是一臉激動,終於可以開打了,太高興了。
“殿下,要那些人真是平民,也照打不誤嘛?”
“警告三次,讓他們放下武器投降,朝廷既往不咎,只殺惡首,三次之後,還要拿著武器反抗,就全部射殺,過程中放下武器投降者不殺。”
朱雄英說著,又道:“一切按大明律來辦事,百姓造反只殺惡首,只要及時放下武器,對你們沒有威脅的人,不殺。”
“這是在大明境內,能不殺就不殺,以後在大明境外,那就隨便了。”
“明白。”
……
第二日。
朱雄英帶著李景隆和三百步槍隊在場外集合。
浙江布政使和杭州知府李祿才也在其中,他們看著這三百人,心裡非常疑惑,便問道:“大人,怎麼一夜過去,只剩下三百人了?”
“而且,這是拿的火銃嘛?”
不止對人數疑惑,他們對這些將士的武器也都感覺很困惑,看外形,火銃其實也不是,但是這麼一根玩意,他們又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只能往火銃方面去想。
(再解釋一下,槍械外形的火槍,現在是沒有的,比如鳥槍,火繩槍。)
“三百人足夠了,其他人去湖州,和衢州府常山縣平叛了。”
朱雄英上馬,背上掛著一把雙管獵槍,一把98K,腰間掛著彈藥包,叼著雪茄,沒有解釋武器是什麼。
“出發。”
拿出墨鏡帶上,朱雄英雙腿一夾馬肚子就帶著三百人朝著富陽的方向而去。
王鈍和李祿才見此也是急忙上馬跟在後面,兩人看著前面那位欽差的的背影,小聲議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