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來自後世的上帝視角,自然知道,此時的齊國不會和楚國開戰的。
要是給當今天下戰國列一個排名,現在的齊、秦兩國算是不相上下。
排在第三的就是楚國。
打個分的話,現在的秦、齊算是‘A+’,楚國算是‘A’,雖然實力有參差,但也都算是一流戰國。
秦國要等到秦昭襄王即位,白起開始吊打天下的時候,才算是再度突破,成為‘S’級超一檔的超級強國。
至於眼下,其他的趙、魏、燕、韓等國,都是‘B’或者‘C’之類的二三流戰國。
如今楚國雖然沒落,但也算是瘦死的駱駝,還是頗有幾分實力的。
眼下齊國、秦國隱隱間有爭雄之意,楚國這個老三的態度便尤為重要了。
在蘇秦的合縱、張儀的連橫謀劃中,楚國都佔據至關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楚國的態度完全可以決定歷史的走向。
可惜真實歷史上的楚國反覆站隊,先跟著蘇秦六國合縱伐秦,再然後跟著秦國的張儀眉來眼去……
最後兩邊不討好,給兩邊兒的老大哥都整急眼了,最後兩位老大哥索性聯手,一起胖揍了楚國一頓——即為幾年後就會爆發的垂沙之戰。
那一戰,真真切切把楚國的頭都給打歪了,楚國從垂沙之戰後,從現在的‘A’掉到了‘B’,從此退出一流強國地位,徹底淪為二流戰國。
不過從現在來看……
楚國這個牆頭草還是很有地位的!
齊國一旦和楚國開戰,那秦國可就偷著樂了!
齊宣王田闢疆是個頗有幾分大局意識的明主,自然知道‘王不可因怒而興兵’的道理。
肯定不會在這個微妙的時期,為了一個小小的中大夫的死活,來和楚國火拼。
況且,這次的事兒,本來就是齊國不厚道在先。
按照熊午良的推算,齊國多半會派個使者到郢都,把自己臭罵一頓,試圖索取些賠償。
雙方一頓扯皮,最後也就是不了了之了。
畢竟齊國也算是佔了楚國的便宜——用一個小小的中大夫,換了【羽山】以北的越國領土,這樣的買賣誰不樂意做?
只怪那煞筆田與擺不清自己的地位。
算是撞在熊午良的槍口上了。
無論如何,【琅琊】最後肯定是歸齊國了,這次北伐搖王,雖然楚軍一路上連奪幾座城池,也算是得了不少實惠,但終究是未竟全功。
此時,熊午良望著山高林密的羽山。
陰險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