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大臣們誇讚的‘大楚如此富強,皆是大王治理有方’……就算熊午良一向臉皮很厚,聽了這話也有點兒臉紅。
咳。
治理國傢什麼的……應該是屈原他們功勞比較大。
至於我嘛……
嗯,不提也罷!
在開春的時候,熊午良曾經視察了‘雲夢澤大營’——武軍已經遴選完畢,選出了十五萬最精銳計程車卒。
其中五萬騎兵、十萬步兵。
按照之前的計劃,其餘被淘汰的人,都垂頭喪氣地回了老家……至於留下的人,一個個喜形於色,將自己的武軍身份視為極高的榮譽。
事實也的確如此。
熊午良給武軍士卒們發放的俸祿,就足以供養全家,更別提家人還有減免賦稅等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嫡長子可入書院讀書等等。
話說之前的戍卒,在服完勞役之後還能回家。
但現在——既然武軍是常備軍,那麼肯定是要數年如一日地留在軍中,但如此長時間地教他們與家人分離,到底也不是個辦法。
於是按照樂毅的提議——准許武軍士卒的家人們來到郢都郊外定居,自行開墾土地。
非戰時,武軍士卒們每三個月可以請一次假,假期時間根據官職高低各有規定——譬如百夫長每三個月的假是六天、什長的假是五天,普通軍士的假期是三天。
如果以後在戰場上立有戰功,還會根據他們的爵位,來調整假期的長短。
如果是普通戍卒,是斷斷不能給這樣的假期的——怕他們逃跑。
但是在武軍,卻沒有這個擔憂!
削尖了腦袋好不容易進入武軍,還往外跑?武軍的訓練的確嚴酷,但是伙食方面也確實到位——單是衝著這個伙食,武軍的小夥汁們也不可能走啊!
更何況,身為武軍士卒,確實是一種莫大的榮光。
時常有休假的武軍士卒穿著配發的黃布束腰衣,帶著家人們在郢都逛市場——總能得到行人們的注目禮。
所有人家門口掛著的‘武軍戶’銅字牌匾,據說是原字樣是大司馬樂毅親筆所書,真是十足的榮耀。
……
在淮水上晃晃悠悠地順流而下,終於進入了【琅琊】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