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震驚了!
剛剛結束內亂的趙國人莫不是瘋了?
同樣趁亂佔據了趙國土地的魏國、韓國,此刻心裡就有點兒不是滋味兒了……
&nd這麼記仇,怕不是也要記到我們魏國、韓國身上來?
於是,魏韓兩國也派出使者,查探趙國情況——使者回報說,趙國上下一片求戰之聲,趙章的王位合法性從而大大增強。
魏國、韓國慌了!立刻派出第二批使者,試圖調停趙燕之戰!
趙國對此仍然毫不理會,甚至沒有接見兩國的使者。
這還了得?
拒見來使,這往往是開戰的前兆了……與其等你們打完了燕國再來打我,不如我先動手!
於是,魏國出兵三萬,韓國出兵兩萬——兩國合計出兵五萬,向北攻向趙國。
魏韓兩國還迅速向秦國派出使者,請求秦國也加入這場混戰之中——秦國內鬥如火如荼,按理說應該無暇對外出擊,但趙國曾經對秦國的傷害,實在太大。
宣太后和魏冉、秦王和范雎——兩撥人都同意出兵趙國!
於是,內鬥中的秦國竟然藉著這個契機,減緩了內鬥的烈度!
秦國便也象徵性地出兵五千,攻向趙國的西部地區。
一時間,趙國的外部環境急劇惡化,同時面臨燕、魏韓、秦四國共三個方面的攻擊。雖然這些國家出動的兵力普遍不多,燕國更是隻有捱打的能耐……但是還是讓趙章驚出一身冷汗!
與之相對應的——曾經讓楚國如芒刺在背的‘北方六國聯盟’,儼然不攻自破。
趙章迅速召見‘刀骨’,詢問道:“如今數國對我趙國懷有敵意,我趙國眼下該當如何是好?”
“先生曾言有退敵之策,趙章冒昧一問——勝算究竟有多少?”
召滑心裡也有點兒發虛,但是表情上仍然雲淡風輕:“大王放心便是,一切都在臣的計劃之中!”
趙章聞言大喜,果然不疑有他,欣喜而去,加緊了對燕國的攻勢——趙國騎兵果然強悍,風捲殘雲一般,又迅速掃掉了燕國四座城池。
召滑送走趙王之後,則趕緊招來陰喻:“收拾收拾,咱們準備回楚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