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純仁緊接著補充道:“太后,呂相公所言極是。
章楶在邊防與西夏等外敵周旋多年,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對延安府周邊地形和局勢也頗為了解。
反觀呂惠卿,他雖對延安府有所瞭解,但正如之前所言,其人品與野心實在令人擔憂。
若派他出徵,朝堂恐生諸多變數。”
然而,高太后仍面露猶豫之色,緩緩說道:“話雖如此,但畢竟有這層關係在,哀家難免有所顧慮。
這領兵出征之事,關乎重大,不可不慎。”
呂大防咬了咬牙,心一橫說道:“太后,若您實在對章楶有所疑慮,臣斗膽舉薦趙卨。
趙卨雖之前對延安府之事處置不當,但他畢竟熟悉軍政事務,且對延安府的情況也並非一無所知。
如今讓他戴罪立功,他定會全力以赴,以洗刷自己的過錯。
如此一來,既能解決延安府之患,又可避免呂惠卿重回朝堂帶來的諸多隱患。”
範純仁也連忙附和:“太后,趙卨雖犯過錯,但他心中必然也想將功贖罪。
讓他領兵,可激勵他拼死一戰。
而且,朝廷可派遣得力監軍隨行,對其行動加以監督,確保戰事順利推進。”
高太后聽聞此言,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殿內一時陷入了死寂,呂大防和範純仁屏氣斂息,緊張地等待著高太后的決斷。
過了許久,高太后抬起頭,目光在二人身上掃過,緩緩開口道:“趙卨……他真能擔此重任?”
呂大防見高太后仍有疑慮,立刻上前一步,言辭懇切地說道:“太后娘娘,趙卨雖有過失,但他在軍政方面的才能不容小覷。
早年他在鄜延路任職時,多次指揮作戰,屢立戰功,對軍事部署、排兵佈陣十分精通。
此次延安府之事,他深知自己難辭其咎,若能得到太后給予的戴罪立功機會,必定會殫精竭慮,傾盡全力。
為表忠心,他定會主動與朝中大臣商議戰略,積極聽取各方意見,力求一舉蕩平延安府的叛逆勢力。”
範純仁也拱手進諫:“太后,臣以為可在出徵前,讓趙卨詳細呈交作戰計劃,由朝中軍事重臣共同審議,確保萬無一失。
同時,選派幾位剛正且經驗豐富的將領作為副將,協助趙卨,從旁監督,避免出現差錯。
如此一來,既能充分發揮趙卨的軍事才能,又能保障戰事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為我大宋除去這一心腹大患。”
高太后微微點頭,神色稍有緩和,但仍帶著一絲擔憂:“那便讓趙卨速速進宮,詳述他對征討延安府的想法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