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搖了搖頭道:“官家是什麼樣的人,你還不明白麼?你想想你自己。”
蘇允初時還有些不解,這跟自己又有什麼關係,但隨即苦笑了起來。
自己就是另一個徐禧啊!
看看自己的經歷便知道了,官家喜歡自己,於是便強行將自己留在汴京,通判職位對自己其實是高配了,而且不是一般的高配,但趙頊愣是用各種手段將自己給推上去。
而隨後李清臣甚至都不算犯錯誤,只是執行專案過程之中,發生了一些意外,趙頊便立即讓自己去將功勞摘過來。
現在左右廳這兩個掣肘自己的部門直接就給取消了,讓自己這邊大權在握,甚至可以跟知府抗衡了。
這與沈括徐禧之間的關係何其相似。
沈括是個經驗豐富的邊帥,但卻制不住一個皇帝身邊的給事中。
一個沒有任務經驗,本是相助監造的徐禧一開始就成為了永樂城專案的主事人。
最後還成為了永樂城戰役的實際指揮,指揮一大群宿將和西夏對決。
這就很難評了。
從蘇允個人角度上來說,趙頊的做法自然對自己很有利,他是既得利益者。
但蘇允相信自己也不是冒失之人,不會過分相信自己的能力。
但徐禧明顯跟自己不一樣,他很明顯是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認為趙頊派他去,便是讓他去主持大局的。
從自己跟徐禧的例子來看,趙頊培養人、用人的方式上其實是有些激進的,換句話來說,就是缺乏耐心。
這在早起的時候已經是有所體現了。
不過這與趙頊前期的經歷有關,熙寧變法的時候,老臣基本都反對變法,迫於無奈之下,他與王安石只能提拔年輕人。
而呂惠卿、曾布、章惇這些人的確是展現出了不俗的能力,這讓趙頊形成了一種用人的習慣,便是喜歡用自己提拔起來的年輕人,而且培養的方式也頗為激進,很多一下子就進入關鍵崗位的。
蘇允自己便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剛中進士,立馬就被委以南衙通判之職,不過一個多月,寄祿官階便提了一階,再這麼下去,估計也是要被火速提拔的。
蘇允道:“岳父您沒有勸諫官家麼?”
章惇呵呵一笑道:“怎麼沒有,我都差點指著他的臉罵娘了,他不聽我有什麼辦法?
哦,接下來你得自己努力了,這回我大約是將官家給得罪了,指不定過些時日,我就該滾去地方了。”
蘇允:“……”
蘇允嘗試著道:“那我子由叔父他?”
章惇呵呵一笑:“子由罵得更狠,他那起居注估計也做不長了吧。”
蘇允:“……”
蘇允一下子感覺天都塌了。
不是,你們都這麼任性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