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蘇通判,你不願意跟老夫一起去,你便在南衙待著吧,老夫自己會解決此事。
鄧主事,點齊衙役,跟老夫走,記得帶上兵器,開啟武庫,發放長槍以及弓箭!
老夫倒是要看看,在長槍弓箭面前,他們還敢不敢那般蠻橫!”
鄧起看向蘇允,蘇允搖搖頭。
鄧起便垂下眼簾,似乎沒有聽到李清臣的話語一般。
李清臣瞪著鄧起,大怒道:“鄧主事!這南衙是誰做主!你竟然敢不遵上命,你信不信老夫一封彈劾書,便摘掉你的烏紗帽!”
鄧起微微躬身。
蘇允嘆息道:“府尊,我建議還是不要激化矛盾的好,俗話講得好,法不責眾,蔡村上下糾結成團,此事應當緩而行之,不然激起民變的話,您可不好跟官家交代。
這樣吧,您先去清理其他的河段,這蔡村段,便讓我去說服,一定會在雨季之前解決,您覺得如何?”
李清臣冷笑道:“不如何,此事乃是老夫主持,你只管負責好內務後勤便是,鄧起,你跟不跟老夫走?”
鄧起拱手道:“府尊,您還是聽一下監州的勸吧,真要……”
“混賬!本官乃是堂堂知府,也是你一個雜出身的參軍能勸的,你既然不聽命,便等著老夫參你一本,沒有你,老夫難道便使喚不動人?笑話!”
李清臣拂袖而去,留下蘇允與鄧起面面相覷。
鄧起道:“監州,怎麼辦,李清臣直接繞過卑職了,其他人可不敢頂著知府命令。”
蘇允眉頭緊皺,他是真沒想到李清臣竟是這般剛愎自用,忽而他心中靈光一閃,是了。
李清臣剛剛所說的叫什麼,【此事乃是老夫主持,你只管負責好內務後勤便是】。
李清臣是怕自己搶了他的功勞?
呵呵,看來是這樣了。
李清臣帶人與蔡村村民起衝突,因此死傷狼藉,若是自己帶著人前去,將此事給解決好,那到時候清理惠民河之事的功勞是誰的?
雖說是李清臣首倡,但李清臣自己卻將事情給搞砸了,自己去給擦了屁股,那豈不是自己成了首功?
所以,李清臣乾脆將錯就錯,想著用武力壓服蔡村村民,將此事推行到底。
而一旦此事成功,那李清臣便成了不怕強暴、一心為民的李青天了!
說到底,此事蔡村村民還真是不佔理。
自從二十幾年前包拯清理惠民河以來,朝廷便屢次下命,不允許堵塞惠民河,就宋仁宗也隨之下旨:“住在惠民河邊的人,不許圈池養魚,建亭榭樓臺,阻礙河道,違者重重治罪!”
蔡村村民頂著三令五申之下,還敢圈池養魚種藕,的確是不佔理,現在又跟清理惠民河的衙役民夫起衝突,說他們是暴民,還真不是汙衊他們。
蘇允想了想,道:“隨他去吧,我要給官家上書,稟明此事,你也上書,將自己從這件事情裡面摘出去,治理惠民河之事,咱們就不要摻和了,讓他們鬧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