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頊哼了一聲道:“《孟子集註》就是蘇允所寫,這點是沒有疑問的吧?”
孫思恭立即道:“就是蘇大家所寫,這一點是確鑿無疑的!”
趙頊點點頭道:“這一點必須要有確鑿的證據。”
孫思恭立即道:“官家,這是孩兒們尋了蘇允諮詢情況後,蘇允很是氣憤,寫了這個字條,說要證明自己的清白。”
趙頊拿過孫思恭遞過來的紙條,掃了一眼,立即坐正了身體,頓時神采奕奕起來,道:“將禮記尋來。”
紙條上赫然寫著:【五經風騷已千年,四書當為此時興。
《孟子》《論語》《中庸》《大學》可為四書!
吾欲著一書,名《四書章句集註》。
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
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
次讀《孟子》,觀其發越;
次讀《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處。】
孫思恭趕緊翻找書櫃,捧來一本《禮記》。
趙頊翻到大學一篇,翻閱了一下,又翻到中庸篇,隨後閉上眼睛。
孫思恭在旁邊大氣不敢出。
一會之後,趙頊忽而睜開了眼睛,眼神之中燁燁生光,道:“先讀《大學》,立其綱領,其他經皆雜說在裡許。
通得《大學》了,去看他經,方見得此是格物知事,此是正心誠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事。
如此安排,著實是別出心裁,若真如他所說能夠將其註疏出來,必將使聖經賢傳之旨,燦然復明於世!”
孫思恭小心翼翼道:“官家,這所謂四書之說,很厲害?”
趙頊皺起了眉頭,道:“此事,很難啊!”
孫思恭趕緊道:“蘇大家能夠寫出孟子集註,再寫個論語集註、大學集註、中庸集註,應該不難吧?”
趙頊搖搖頭道:“沒有那麼簡單,這書叫《四書章句集註》,那就是說,這四本註疏便要四書共講一個道理,四書各有闡述,各有各的道理,如何能夠將其統合為一個道理?
這四書的道理包羅永珍,怎麼可能統合成為一個道理?
孫思恭,你說說,這有可能嗎?誰能夠做到這一點,就算是孔孟重生,恐怕也做不到吧?”
孫思恭聽了趙頊所說,大約是明白了其中的困難之處,頓時有些咋舌道:“聽起來的確是極難極難,這年輕人怎麼可以這麼亂說話,老奴讓孩兒們呵斥一下他,讓他好好準備春闈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