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點點頭道:“辯經嘛,不就是他罵你,你罵他嘛,自然是可以的。”
蘇允點頭道:“那我沒有問題,就怕他們受不了。”
章惇不由得啞然失笑,近來他聽說過一個有意思的說法,叫【眉山蘇氏,罵人最能】,從蘇洵開始,至蘇軾兄弟,都是罵人的一把好手,大約這蘇允亦是如此?
章惇道:“官場的事情你無須操心,我給你擋住,哦,是了,太學裡的月試、年試什麼的,你也別過分操心,去體會一下科舉是什麼樣的就可以了,考得好壞並不重要。
你現在最重要的是將這孟子徹底的吃透,尤其是你提出來的新理論,你須得做到心中有數,一旦有人拿出來攻訐你,你必須能夠將其駁回去。”
章惇一邊說一邊思索,隨後道:“這段時間,我來幫你打磨這本孟子集註,另外,你的孟子乃是子由給你傳學的吧?”
蘇允點點頭道:“正是由子由叔父開解。”
章惇點頭道:“我不是治孟子的,對其研究不夠深,我先幫你打磨一番。
另外,我想辦法讓子由回來,讓他來幫你再好好打磨一番,做足準備再面世,這樣可以轉圜的餘地便多了。”
蘇允頓時有些驚詫。
按照歷史來說,蘇轍受烏臺詩案影響,被貶謫監筠州鹽酒稅,在這個職位上,他足足幹了五年,從元豐二年至元豐七年,才被量移為歙州績溪縣令。
所謂量移,便是指官員被貶謫遠方後,遇恩赦遷距京城較近的地區。
而蘇轍到了元豐八年,神宗逝世,舊黨重新當政,才以秘書省校書郎被召回
而現在是元豐四年的元月,若是蘇轍現在就回京,那可比歷史上少浪費四五年的時間。
蘇允面露喜色,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有子由叔父來幫我,這孟子集註肯定會更加完善,那子瞻……”
章惇知道蘇允想說什麼,擺手道:“子瞻不行,子瞻乃是烏臺詩案當事人,許多人都盯著呢。”
蘇允假意嘆了一口氣,他自然沒有想過讓蘇軾回來,這會兒回來,對蘇軾不是什麼好事情。
一來黃州時期是蘇軾諸多文章詩詞最為高產的時候,二來則是這會兒新黨當政,蘇軾回來就會成為新黨的靶子,估計就算是回來,沒有多長時間,又得打包打包去地方了。
但他必須表這個態度,因為這事關孝順大義。
章惇怕蘇允有意見,又解釋道:“其實若非怕提前洩露出去,我是可以在汴京找到治孟子的經學大家來給你打磨孟子集註的。
其他人我信不過,這才動了讓子由回來的念頭,但此時回來,對子由也未必是好事。
到時候你要多勸勸子由,讓他謹言慎行,不要成為別人攻擊的靶子。”
蘇允點點頭道:“是。”
章惇交代完這些,注意力又回到孟子集註上來,興致勃勃道:“來來,我倒是看到了一些不甚瞭解的地方,你幫我解釋解釋,咱們也算是開始打磨了。”
蘇允點點頭,兩人開始就著裡面的註釋觀點理論之類的問題進行問答,這其實就是辯經了。
幾乎一個新的學術流派的誕生,都必須經過這麼一個階段,只有辯經贏了大部分的人,讓大部分認可,這門學術流派才會被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