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何冰這位人藝臺柱子都給壓的沒了光采。
不過張遠覺得,這部片子不應該叫《大宋提刑官》,應該叫《我的吏部尚書老丈人》。
若沒有吏部尚書老丈人,宋慈能斗的過刁光鬥?
那這部劇除了好看外,還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這就得結合當時的實事來看。
03,04,05年,是內部整肅大年。
每年開會都以此為主題,抓的很緊。
而這片子的內容,看似是查案,但最後查著查著,都查到了百官前列那幾位頭上。
後世的《人民的名義》播出前一兩年,形式也是類似的。
所以,對方讓他給個理由。
這理由,不是用來說服觀眾的。
而是用來,給上邊的人,解釋給更上邊的人聽的。
因此,張遠給這位劉主編說了一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古代,時間不可考。
某日,九江郡的一位農夫因為對當地縣令攤派多重田賦不滿。
便蒐集了農司頒佈的減負條例,拉攏鄉鄰,想要抵抗這種壓迫行為。
縣令得知後,將農夫捉拿至縣牢之內。
名曰教化。
數日後,農夫被教化至死……
骨肉親人死於非命,農夫家人奔走相告,糾集半百之數的親屬上縣衙鬧事。
被捕快驅離後,又遭打手圍毆,傷者十數。
此時傳揚後,周圍四縣百姓對強徵田賦一事早已不滿,便紛紛揭竿而起。
攜青壯,老幼,持農具工械,憤然集結。
不出幾日,人數過萬!
將縣衙團團圍住。
縣令妄圖故技重施,派捕快恐嚇人群。
未曾想,民眾暴怒,當場打死捕快一名,打傷無數。
並將當地捕頭一併擊殺。
事已至此,再難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