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遠已經提出了投資事宜,願意佔50%的份額。
那就等於還沒開拍就拉到投資了,張老闆當然滿意的很。
“版權我出了,大家一起用。”
“不過作為交換,電視劇的網路版權得歸我。”
“可以。”張老闆都沒有猶豫,直接答應。
現在網路版權的價格奇低,一集最多幾千塊。
就算他30集,每集3000,一共也才不到10萬塊。
張靜算了算,自己不光不吃虧,甚至還有點小賺。
與這位聊完後,約定等完整劇本出來後再打款準備拍攝。
現在先簽了一個草擬合同,之後再做詳細的投資合約。
他在業內的口碑比較好,談起和做來自然順暢。
那年頭網路公司還未崛起,不會樣樣事情都看冷冰冰的資料來。
那時候關係還是很重要的,很多都是拉幫帶。
搞定了《潛伏》這頭,只等姜偉導演慢慢處理劇本事務。
另一邊,張遠也沒閒下來。
除了去樓盤剪綵外,他還去了好幾家商場,酒店,甚至是大飯店的活動。
最終小撈了一筆,大概有個三四百萬。
然而,這筆錢也存不了多久。
還沒焐熱呢,就要往外出。
因為06年,是一個“名作”輩出的神奇年份。
張遠首先來到了站某點。
這年頭,某點剛剛推出了白金作家制度,每月發放總稿酬量不過百萬級。
且公司還在盛大旗下。
而張遠來某點的,目的是兩本。
其一,便是披著權謀外衣的偶像劇,《基督山伯爵》的華夏古代魔改版。
房地產公司女職員的帶薪摸魚大作,《琅琊榜》。
這時候莫說某點,全國對網路連載的影視改編都還沒有一個完整體系。
網路處在,並會長期處於文學鄙視鏈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