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我想找人暖床還需要靠這個?
小瞧我的能力。
正聊著呢,又有一位中年人加入了抽菸小組。
“譚老師。”張遠打了聲招呼。
新來這位,就是在開機那天見過的,為《夜宴》這片子做去配樂的大師譚盾。
這位在80年代去燈塔留學後便加入了美籍。
雖說改投燈塔國一事的確算是點瑕疵,但80年代那光景,在國內搞音樂的確難出頭。
況且他還是指揮和作曲雙專業,若不是混跡於歐美音樂圈,的確很難擁有現在的成就和知名度。
並且這位在燈塔時師從島國指揮大師小澤征爾,所以理論上,他算是伯恩斯坦和卡拉揚兩位指揮大神的徒孫。
馮曉剛把這位找來做配樂的緣由其實也很簡單。
因為《臥虎藏龍》的配樂就是他乾的,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就像選擇在這片竹海取景,其實也一樣。
目的便是為了“模仿”《臥虎藏龍》。
馮曉剛沒有拍攝古裝大戲的經驗,便逮著在國際市場上大獲成功的《臥虎藏龍》可勁薅。
不過雖然都是竹海,但《臥虎藏龍》的竹海取景地是在黃山的木坑竹海,而非安吉。
馮曉剛會選擇安吉,倒不是為了避嫌。
而是安吉竹海景區見到木坑竹海因為電影而大火後,在馮曉剛尋找取景地時,主動提出免費使用,並會包攬數百萬的外景搭建費用。
同時還是單獨給馮導一筆好處。
包括部分現金,以及景區附近一棟風景優美的私家住宅。
為了出名,大家都挺拼的。
“老譚,舞蹈學的怎麼樣啦?”馮曉剛帶著戲謔的笑容問到。
“就這樣吧……”譚盾顯然對舞蹈一事信心不足。
“沒事,反正帶著面具跳,如果效果不好,你就死不承認是自己便好。”
“都和家裡人說了,他們之後還要買票去看呢。”譚老師格外糾結。
幾人抽完煙,化妝換裝完畢,便打算先試一鏡。
譚盾客串的角色,便是在竹林音館內的樂人。
就是假裝太子被羽林衛捅死的那個。
雖然帶著面具,但其實他是演員的核心,連站位都在整片場景的最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