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下,王新明導演與幫劇組搭建場景的包工頭兩人從醫院回返,處理好了傷者的賠償事宜。
那位工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確不容易。
但工頭不地道,外加那年頭工人安全意識也差,愣是連安全帽都沒帶。
幸好砸的不算重,而且片場用的都是建造隔牆使的空心磚,而非結構牆所用的,灌了水泥的實心磚,重量上要輕不少。
所以最終結果是輕微腦震盪,外加多處挫傷以及兩處骨折,還需要留院觀察。
原本工頭想著,自己能拿捏導演對劇組進度的需求而多要些賠償。
而後自己帶頭捐贈一些,拉動其他工人也幫忙湊點營養費。
屆時,“工人的錢三七分賬,自己的錢如數奉還”,還能再撈一票。
誰知讓張遠這麼一攪合,王導腰桿子硬了,最終醫藥費,營養費,再加上半年的誤工費,也不過只給了6萬塊錢。
可別覺得少。
那年頭6萬能在農村造一間大房子了。
而且二十一世紀初,一條人命也值不了多少。
就像趙得財他們家的礦場上,哪年不死人?
找來家屬賠個二三十萬就得了。
算起來,《倩女幽魂》片場的那匹死馬都比工人值錢。
當真是畜生比人貴。
自古以來,勞動人民的命一直很賤,大多時候還不及富人的寵物值錢……
雖然搞定了賠償,可王新明心中依舊惴惴不安。
一來是開機不利,出門見血。
二來是劇組和工人們這就有了矛盾,之後的場景進度容易出現問題。
雖然張遠指出了工程隊的偷工減料,但王導其實早已心中有數,只不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今矛盾激發,再用這支隊伍,怕對方更加擺爛。
可不用,一時間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手,劇組進度會被拖累,損失更大。
如此這般,他也一時兩難。
當下最好的選擇,還是給工程隊一些甜棗拉攏人心,好歹把活先幹完。
就這樣,兩個“各懷鬼胎”的老江湖回到了劇組中。
才剛到,兩人便驚奇的發現,劇組中央的一片空地上,聚集了大量人群。
一堆身穿髒兮兮軍綠色迷彩服的工人正坐在小板凳上,或是撓頭,或是拿著小本記錄著什麼。
“你們……幹嘛呢?”工人疑惑上前,王導則呆呆的望向眾人正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