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起來呼呼生風,節奏生動,棍法密集,快速勇猛,攻守兼備。
作為張遠最常用的功夫,他的棍法已邁過初學者階段,向著更高層次進發。
於承惠老爺子在旁看的連連稱奇。
“好!”
“他果然沒有瞎說。”
“說是擅長的,便是擅長的。”
“這六種功夫,單拎出任何一種來,沒有兩到三年的全力研習都難有成就。”
老爺子掐指一算,六門功夫,每樣要練兩三年才能達到他的功底,也就是說,他練了有十七八年?
於老立即搖搖頭,這萬不可能。
他才幾歲啊!
總不可能一兩歲就開始練武,還練一門成一門吧。
所以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每門功夫都能在短時間內成形!
於老預估,他的修行速度恐怕比一般天才還要快上一倍。
其實老頭還是保守了,若是他知道張遠一年前還毫無武藝在身,恐怕會被驚掉大牙。
張遠全部打完,喘著粗氣,渾身衣裳被汗水沁透,額頭上的劉海掛著汗珠,時不時落下幾滴,浸潤乾燥的地面。
“好,你先坐下休息吧。”於承惠抬手示意道。
同時,他還是回味剛才張遠打的那套少林陰陽棍。
俗語云,棍為槍之祖。
老爺子的兩個半絕技中,槍算是半個。
當他看到張遠對棍法的理解獨到後,心生聯想。
“若是他學槍法的話,應該會事半功倍吧!”
老頭的回馬槍,源自正宗的嶽武穆十三槍,屬於形意門大槍,與他的雙手帶劍法一般,都是瀕臨失傳的真功夫。
後世徐浩峰導演的《箭士柳白猿》中,於老在片中展示了這門高深槍法。
可電影是電影,老爺子拍片時為了效果還算收著勁呢。
若是生死相搏,他的動作可遠比電影中更快更猛。
一般武者根本來不及反應便會被扎個透心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