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章楶不僅天然跟自己親近,關鍵是,此人能力亦是極強!
與自己相比,章楶算是大器晚成的典範了。
雖說生於官宦世家,但前半生並不順利。
他的祖父章頻,任侍御史時,觸犯章獻太后劉娥,而被黜官。
仁宗親政後,想要重新起用章頻,但他已經去世。
他的叔父章得象,宋仁宗時,成為宰相,章楶最初便是得到章得象的官蔭被授為將作監主簿的,之後被調為孟州司戶參軍。
不過章楶不甘心這個出身,於是決定進京考試,卻在進京考試路上聽說父親章訪入獄,正在河北魏縣對質,於是放棄考試,趕赴魏縣辯冤。
如此兜兜轉轉,等到治平二年的時候才進士及第,得了一個好出身而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三十九歲了。
哦,是了,這章楶有章家的好基因,他雖然不是狀元,但在禮部試的時候,也是得了第一省元的。
進士及第後,他授知陳留縣,歷任提舉陝西常平、京東轉運判官、提點荊湖北路刑獄、成都府路轉運副使作轉運使。
然而真正讓他名留青史的是他鎮守西北的經歷。
元祐六年,章楶以直龍圖閣直學士、環慶路經略安撫使、知慶州,時年已經六十五歲。
從這時候開始,章楶先後打了兩次戰役,而這兩次戰役,乃是北宋一朝對西夏最大的勝利,第一次叫洪德城戰役,第二次叫平夏城戰役!
章楶在涇原為帥四年,共創設一州、九城,舉薦、拔擢人才,不問出身,麾下培養、任用了折可適、李忠傑、朱智用等將領。
《宋史》稱“自平夏之敗,夏不復能軍”,不久後,哲宗亦停戰休兵。
章楶在這一時期建立的邊功,號稱“為西方最”。
有章楶來給自己當副手,哪裡還愁事情不能成?
兩人有些惺惺相惜之意。
在場的還有甄時選、折可適、祁克勇、王舜臣等人,眾人談起和議之事,也盡皆是開懷大笑。
不過,在場人還是有些不太明白,為什麼李秉臨主動提出來這個條件來?
之前甄時選從京中過來,將談和的詳細細節都與眾人給說了,那李秉臨在汴京的時候仗著有遼國撐腰,那可是囂張得很。
怎麼到了這邊卻是乖巧如同鵪鶉一般?
問題是甄時選問的,但眾人都盡皆看向蘇允。
蘇允有意看一下章楶的才能,便看向章楶,笑道:“章總管,你也算是來了段時間了,我的所有操作,你應該也都看到了的,可看出來點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