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來到魏嗣面前的,正是從咸陽趕來的秦國使者。
這使者口舌伶俐,將秦魏兩國之間的歷史恩怨一筆帶過,然後用了大量的口舌篇幅來闡述楚國的威脅——
首先,楚國的實力空前強大。
而且,楚國表現出來的對擴張的強烈需求,足以讓任何鄰國為之戒備——數年之內,收復回來的丹陽之地暫且不論,單是楚國擴張的領土,便包括舊越國之地、舊宋國之地,還有齊南的大片土地……
秦國使者又丟擲了重磅訊息——震驚天下的巴蜀之亂,也是楚國人在背後暗中搗鬼!
“請魏王細細想一想——巴蜀之地,眼看就要為楚人所有。到時候我秦國萬般無奈之下,多半也要對羋槐俯首稱臣……到時候,楚國的擴張又會衝著哪個方向呢?”
魏嗣的表情十分精彩,久久不語。
“魏王居然還一門心思地與楚國巴結……事實上,楚國的野心日益膨脹,再不阻擾,恐怕將無人能擋!”秦使的語氣很不客氣。
“楚人坐擁淮南平原,等再過幾年後,又拿下了巴蜀大糧倉……屆時楚國的糧草無窮無盡,再配合楚國的龐大人口數量……誰還能擋得住這群南蠻的戰車?”
“秦國固然要滅……難道魏、韓等國,還能獨善其身?”
秦國使者誇大其詞,將楚國描述得極其強大、野心極大……又將秦國描繪得彷彿旦夕將滅一般。
果然,魏王魏嗣的臉上出現了不安。
這,就是戰國的常態!
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可能前兩年,大家還有共同的敵人,轉眼間,又會拔劍相向。
誰強大,誰就要承受各國聯軍的共同討伐——已經是慣例了。
想必齊國對這一點,肯定印象深刻……
……
總之,秦國的使者就一個意思——楚國已經稱霸了,但是仍然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還在向巴蜀進軍),顯然野心還未被完全滿足。
現在楚國太強了,再不聯合起來揍他丫的,咱們遲早都要玩兒完!
這,正是司馬錯急中生智,想出的辦法——與其在巴蜀與那些亂軍打拉鋸戰,不如暫時放棄巴蜀,聯合周邊幾個國家一起攻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