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這是想讓自己勸說楚王變法啊!
也是,屈原被貶黜,朝堂上的變法派被昭雎連消帶打,變法的聲音大為減弱。
屈原心急如焚,看見自己是個好苗子,和昭雎還不對付……
便想讓自己繼承他的政治遺產,帶領變法派與昭雎抗衡。
只是……
若按照屈原的路子來,自己就得屁顛顛跑到郢都,整天在楚懷王面前與昭雎較勁。
何必呢?
老老實實在封地種田發展壯大實力不好嗎?
按照封地現在的發展,只要不是秦國舉國來犯,那麼打一場結結實實的防守戰,應當足以抵禦秦兵。
若再給熊午良十年八年的發展時間,應當不懼秦國!
熊午良一個土木老哥,搞建設才是長處,讓他去郢都和昭雎勾心鬥角,這不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苟住種田,驚豔所有人。
不比變法容易多了?
況且,‘變法’本來就是個高危活計。
前面的商鞅、吳起、申不害,後面的呂不韋、趙武靈王,再往後的王安石、譚嗣同……
掰掰手指算,哪有個好下場?
歸根結底,行變法之事,得罪的既得利益者太多了!如不是有巨大威望、巨大實力,休提變法之事。
心念及此,熊午良緩緩開口——
“不知屈原大夫口中的變法,究竟是何意?”
屈原不假思索,沉聲道:“革除舊弊,推行新政!”
“簡單來說,就是向秦國的變法學習——剪除貴族封君的權力,加強王權!”
“同時整訓新軍、鼓勵生產、廢除奴隸……”
“我楚國舊弊太多,若不能厲行變法之策,則無以強國!”屈原斬釘截鐵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