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熊午良密令陰喻、宋昱,利用北方六國國內經濟瀕臨崩潰的局面,在六國內部大肆武裝亂民,以圖進一步破壞六國的後方。
楚王的這第三次北伐之戰,本就是楚國在和北方六國拼內力、看看誰更能扛得住。
現在這一手釜底抽薪,無疑讓本就焦頭爛額的北方六國雪上加霜!
在黑羽衛的指導、宋昱的援助下,已經堪稱‘民不聊生’的北方六國內部,動亂更是大幅加劇——各地亂民、義軍揭竿而起。
保守估計——明面上揭竿而起、佔山為王的‘義軍’,總計數量不下幾萬人。
雖然這些亂軍總人數不少,但東一搓、西一撮,大部分時候並不能組織起什麼有效的戰役……只能給北方六國帶來更多的混亂。
不過,這樣也足夠了!
趁著北方六國內部空前動亂,黑羽衛的工作幾乎是擺在了明面上——各地的黑羽衛探子們瘋狂地發展情報網路,不遺餘力地協助那些餓著肚子揭竿而起的起義軍。
在黑羽衛的協助下,起義軍混得風生水起!
但凡官府進剿,各地的起義軍們總能提前得知情報,要麼突圍、要麼化整為零。
若是鎮壓的官兵離開,那些起義軍又會迅速重新聚集起來,嘗試劫掠當地的官府運糧車隊、綁票官吏等等……
黑羽衛居功甚偉!
楚國付出的,僅僅是一些壓在庫房裡的破爛兵器;卻給北方六國的內政、經濟等等,都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不少負責收稅的官吏,被扒光了衣服、屍體扔在山溝溝裡,誰也說不清到底是哪個村子幹得……官吏不敢單獨出門,以至於六國官府每次收稅,都需要派軍隊保護。
如此一來,官府可以支配的、本就捉襟見肘的壯丁人力更見緊缺!
此外,大批壯丁為了躲稅甘為盜匪,六國官府需要的錢糧卻沒有半點兒減少——孟津的八十萬聯軍‘嗷嗷待哺’,各國就只能對那些順民徵收更多的錢糧,
於是惡性迴圈、進一步官逼民反。
熊午良的惡毒做法,取得的成效遠遠大於消耗——就算那些運往六國的破爛兵器被官府成功繳獲了一部分,也遠遠抵不過他們的損失。
餓極了的老百姓可不管你這那的。
再加上六國的精銳兵將都在【孟津】,對國內可用的鎮壓兵力明顯不足……
嘖!
在黑羽衛的情報支援下,個別勢力較大的起義軍甚至頗有戰績——趙國有一支起義軍,人數規模居然達到了一千多人,其首領帶領他們四處劫掠遊擊,已經連續攻克多座縣城。
對於這樣的‘義士’,熊午良不吝嘉獎——直接一個‘空投手令’,嘉獎當地的黑羽衛情報部門。
同時,還對那個起義軍首領許諾——等到日後楚國打到當地的時候,會授予那起義軍首領以楚國的貴勳……雖然是最低等的爵位,但也彌足珍貴!
這樣的例子,甚至還不是個例。
綜上所述——雖然【洛陽-孟津】的決戰還未開打,但熊午良的這場第三次北伐大戰,已經取得了勝利了……就算兩軍現在都選擇各自安然退兵,六國遭受的損失也是毀滅性的。
這場內政、經濟上的浩劫,給北方六國帶來的影響——十幾年內都無法徹底平息。
總結一下——熊午良於第三次北伐之戰選擇的‘用經濟體量取勝’的辦法,已經取得了絕佳的進展!北方六國未戰已敗、完全被楚國龐大的國力壓垮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北方六國拖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