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後,趙卨馬不停蹄地趕回樞密院,趕緊走完樞密院內部流程,隨後送去三省稽核,任命一個知延安府事,可不是樞密院自己能夠決定的,還得三省稽核透過才行。
幾日後,詔書終於透過,詔書來到高太后手上。
高太后仔細翻看,見詔書中對蘇允的任命、職責以及監督措施等都寫得條理清晰,而上面的中書省之印、中書省長官範純仁簽字,門下省之印、長官簽字、尚書省之印、呂大防簽字等盡皆齊全,這才微微點頭,她親手畫可,隨後蓋上了玉璽。
有三省長官簽字蓋章,以後就算是有什麼差錯,也儘可以推到他們身上去。
其實若非知延安府事乃是高階官員,須得她畫押簽字,否則她是決計不會在這上面簽字蓋章的。
“趙樞密,此去綏德軍路途遙遠,你所選之人務必小心謹慎。一旦蘇允接受任命,即刻回報朝廷。”
高太后叮囑道。
“太后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確保此事順利完成。”
趙卨鄭重地說道。
隨後,趙卨親自將詔書交給了選定的使者,詳細交代了任務和注意事項。
使者接過詔書,將其小心翼翼地放入特製的錦盒中,而後跨上快馬,在一眾護衛的簇擁下,向著綏德軍的方向疾馳而去。
初夏的延安府,日光熾熱,空氣中瀰漫著燥熱的氣息。
延安府總管劉安的府邸前,士兵們身著輕薄的鎧甲,手持長槍,雖身姿依舊挺拔,但額頭上已沁出細密汗珠,神色間滿是凝重。
延安府鈐轄種樸早早就趕到了,與劉安一同在正廳等候,兩人時不時交換一下眼神,其中盡是不安。
忽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周遭的沉悶。
朝廷使者身著單衣,神色冷峻,在一眾護衛的簇擁下,徑直來到府邸門前。
使者翻身下馬,抬手抹了把額頭的汗水,整理了一下衣冠,手持裝著詔書的錦盒,大步邁入府中。
劉安與種樸趕忙迎出,臉上帶著恭敬。
使者踏入正廳,掃視一圈,香案佈置簡潔卻不失威嚴,微微點頭。
隨後,他站定身形,抬手輕輕扯了扯衣領散熱,緩緩開啟錦盒,取出那明黃色的詔書。
“延安府總管劉安、鈐轄種樸接旨!”
使者聲音高亢,在正廳中迴盪。劉安與種樸對視一眼,雙雙跪地,俯身叩首。
使者清了清嗓子,展開詔書,高聲宣讀:“門下:朕聞西夏擾邊,烽火未息,邊陲之地,危如累卵。
今特命蘇允權知延安府事,以解燃眉之急。
劉安、種樸等,皆為朕之股肱,當竭誠輔佐蘇允,同心協力,共保延安府之安寧,守土有責,不得有誤。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隨著使者的宣讀,劉安與種樸神色吃驚,面面相覷起來。
使者宣讀完畢,目光落在二人身上,見他們久久未動,不禁微微皺眉:“二位將軍,還不接旨?”
劉安深吸一口氣,雙手接過詔書,沉聲道:“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