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蘇允最賢> 第三百三十五章 詰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五章 詰問! (3 / 3)

每年數百萬石的漕糧需經此路北運,一旦黃河改道或氾濫導致汴河淤塞,京師將面臨斷糧風險。

這是東流派支持者支援的理由。

而北流派則是強調黃河自然改道的威脅,黃河泥沙淤積嚴重,下游河道頻繁擺動。

若黃河主流北流雖然可能切斷汴河水源,但卻是可以長治久安;

若東流奪淮入海,雖能維持汴河流量,但淮河水系承壓,易引發區域性洪災!

所以北流派鼓勵順應自然,黃河北流地勢更低,水流更暢,強行東流需築堤束水,工程難度大且易潰決。

蘇允之所以對劉摯王巖叟對此不說話而感覺齒冷,是因為河北士族歷來支援北流,是因為東流會讓黃河頻繁改道,最終害苦的還是河北百姓。

蘇允提出的方案之中,其實是更加偏向北流派的,其實這對於河北士族來說是好事,反對的應該是漕運利益集團才是。

但現在這梁燾身為朔黨,卻出來用北流的藉口阻止治河,其用心自然叵測,而劉摯與王巖叟的反應,更是證明了一件事情:朔黨要搞事情!

高太后此時看向蘇允道:“蘇尚書,你們的方案是北流還是東流?”

蘇允道:“自先帝開始引導黃河北流之後,水性已經穩定,由於沒有建設堤防,所以決溢乃是正常的事情。

我們工部主張治河方法的運用應根據河流的實際情況決定河水東流或北流。

經過我們的實地考察之後,北流乃是最佳方案,只需要建設好堤防,以約束河水,便可以實現比較長時間的治理成果。”

高太后道:“漕運呢,漕運你是怎麼考慮的?”

蘇允道:“前幾年朝廷已經搞了導洛通汴,勉強可以讓漕運維持,工部接下來的任務,便是繼續沿用導洛通汴的思路,加大進水口,以維持漕運即可。”

梁燾大聲道:“洛水水量哪裡足以讓汴河通航,豐水期還好,一旦遭遇旱季,定然會影響漕運!”

蘇允搖搖頭道:“若是真到了那種旱季,黃河一樣支撐不起。

這樣吧,這般問答根本沒有辦法體現出來我們工部對於治河的總體考慮,還是由臣將整體策略跟太后、官家以及朝廷諸公闡述一番吧。”

高太后點頭道:“準。”

蘇允朗聲道:“謝太后。

臣準備治河,乃是出於一個整體的國家經濟的考慮。

臣認為,從江南運糧至汴京,實際上就是一個戰略上的失誤。

漢唐時期,北方糧食何須仰賴於南方,當下為什麼北方須得仰賴南方?

臣之治河,乃是為了重振北方農業、重振北方經濟,讓河北重新成為大宋糧倉!”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